本来面目无文字,执卷何须问老僧。
爱汝清贫偏好学,寒窗风雪对孤灯。
本来面目无文字,执卷何须问老僧。
爱汝清贫偏好学,寒窗风雪对孤灯。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李居士精神世界的赞美与敬意。首句“本来面目无文字”,意味着真正的自我或真理无法通过言语和文字完全表达,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深刻与难以言喻。接着,“执卷何须问老僧”则暗示了李居士通过阅读书籍来探索智慧,而无需依赖传统宗教的权威解答,体现了个人自主学习的精神。
“爱汝清贫偏好学”是对李居士生活态度的肯定,表明他虽身处简陋,却热爱学习,追求知识,不为物质所累,展现出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寒窗风雪对孤灯”描绘了一幅冬夜苦读的画面,既表现了李居士在艰苦环境下仍坚持学习的决心,也象征着他在精神世界中的孤独探索与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居士个人品质和生活方式的描述,颂扬了其独立思考、勤奋好学、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欣赏与认同。
谁将西湖景,摹写入生绡。
眼中忽见两高胜,耳畔疑听八月潮。
楼台叠叠依城郭,玻璃漾漾催兰桡。
六桥柳,如可折,孤山鹤,不堪招。
苏堤莎正煖,谁试玉骢骄,岳坟松桧晚萧萧。
繁华千古事,黄屋久烟销。
只今惟有南楼月,夜深吹彻玉人箫。
仲春和气应,万汇欣有托。
阳林发丹葩,阴崖敷素萼。
出谷莺既鸣,总翠条犹弱。
晨策探灵景,逶迤越南郭。
列岫互陵缅,广原纷绣错。
俯观石窦泉,涓涓初可勺。
泻远遂崩腾,触险时飞搏。
冲涯别渭泾,注坎分盈涸。
潭澄云气鲜,漪镜山容削。
倾耳鸣濑喧,举目游鳞跃。
荡漾绪风飏,氤氲曦日灼。
文行绮縠浮,瀑濆棼丝落。
太华神臂擘,龙门禹功凿。
孰是兹灵源,觱沸由坤络。
抚化理自超,即遇心成乐。
山水足清音,野簇芬堪酌。
欢赏重淹留,暝霭栖长薄。
归路指城闉,馀情眷丘壑。
伫想山阿人,何由寄荪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