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杜柳溪韵》
《和杜柳溪韵》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白发垂垂一老夫,年来渐觉世情疏。

石床梦冷和云卧,茅屋灯残共月居。

客至何妨赊鲁酒,家贫不肯典唐书。

羡君种柳清溪上,借我苔矶学钓鱼。

(0)
翻译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近年来逐渐感到人情世故的疏远。
他常常在石床上做着与云共眠的梦,在简陋的茅屋里,只有残灯与明月相伴。
如果有客人来访,不妨赊些鲁地的酒;虽然家中贫困,却不愿典当珍贵的唐书。
我羡慕你在清澈溪边种柳,能否让我在那苔矶上学习垂钓的乐趣。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
疏:疏远,不亲近。
石床:石头做的床。
云卧:像云一样自由自在地躺卧。
茅屋:简陋的草屋。
灯残:灯火昏暗。
鲁酒:鲁地产的酒。
典:典当。
唐书:珍贵的古籍,这里指唐代的书籍。
种柳:种植柳树。
苔矶:长满青苔的水边岩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黄庚的作品《和杜柳溪韵》。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者形象,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淡泊与疏离。首句“白发垂垂一老夫”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身份,流露出岁月沧桑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年来渐觉世情疏,石床梦冷和云卧”,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感到人情日渐淡薄,常在石床上伴着云雾入梦,生活简朴而宁静。“茅屋灯残共月居”则描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清贫,但与月相伴,心境淡然。

诗人对待访客的态度是豁达的,“客至何妨赊鲁酒”,表示即使家中贫穷,也愿意赊酒待客,展现出其热情好客的一面。同时,他对于书籍的态度则是宁可贫困也不愿典当珍贵的唐书,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两句“羡君种柳清溪上,借我苔矶学钓鱼”,诗人羡慕朋友能在清溪边悠闲地种柳垂钓,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能在友人那里学习钓鱼的乐趣,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珍视友情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咏蔷薇诗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

且对清酤湛,其馀任是非。

(0)

桂山堂独坐

笙竽闹春晴,此处乃幽阒。

啾啾唯鸟鸣,寂寂鲜人迹。

青天树光动,白日瓦气湿。

阴阴庭下影,满地不可执。

蛛丝网虚檐,悬叶如堕翼。

缅怀昨日心,孰拟坐兹室。

抱迂世同薄,得景意自适。

穷通信所遭,逍遥聊永日。

(0)

七月十四夜京师望月

万里故乡月,纷纷照客衣。

天长蟾影遍,人倦露华微。

旅馆秋归早,家山梦到稀。

别来无一字,流恨满清晖。

(0)

千秋颂

平乐筵开冬月初,天风吹鹤下前除。

山河万古钟元气,宫殿千秋倚太虚。

华日高辉龙衮上,彩云低度凤笙馀。

称觞不尽词臣意,东海壶公有报书。

(0)

寄题杨凌泉水木清华堂

宛宛阑干石径斜,悠悠水木湛清华。

桥通玉局仙人馆,邻接金绳大士家。

翠锁渭川千亩月,红蒸杜曲一园花。

刘安招隐歌丛桂,屈子离骚赋折麻。

岚霭望山堪拄笏,陌尘流水任行车。

闾儿好扫青苔壁,欲把新诗落墨鸦。

(0)

木兰从军

花钿从此两离分,铁甲金戈系战裙。

莫谓蛾眉难报国,也能替父远从军。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