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孔子问礼图》
《孔子问礼图》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却莱辨夷夏,隳郈肃君臣。

丘岂生知者,聃非绝灭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ǒngwèn
sòng / liúzhuāng

quèláibiànxiàhuīhòujūnchén

qiūshēngzhīzhědānfēijuémièrén

注释
却莱:古代地区名,指华夏与蛮夷的分界线。
夷夏:古代对中原文化和周边部族的称呼,夷指蛮夷,夏指华夏。
隳郈: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此处代指鲁国宫廷。
肃:庄重严肃。
丘岂:丘明,即孔子,这里以其姓丘和疑问语气表示。
生知者:生而知之的人,形容天赋极高。
聃:老子,姓李名聃,道家学派创始人。
绝灭人:彻底消失的人,这里指老子虽去世但其思想影响深远。
翻译
他分辨华夏与蛮夷,隳郈之地君臣庄重严肃。
丘明并非生来就智慧,老子并非彻底消失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孔子问礼图》。从诗的内容来看,是在描绘孔子询问有关礼节的图像,反映了古人对传统文化和礼仪之重视。

“却莱辨夷夏”中,“却莱”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或智者,他们能够辨别、区分夷夏之别,即文明与未开化之间的差异。这里强调了孔子对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重视。

“隳郈肃君臣”则表达了一种颠覆旧制、恢复礼仪的意愿。“隳”指毁坏,“郈”指废弃,两者结合表示对过去失落的礼节进行修复。同时,“肃”字意味着庄重和严谨,这里指的是君臣之间关系的规范。

“丘岂生知者”中的“丘岂”,在古文中有时作为疑问词使用,意为“岂”或“岂得”,即难道、怎么可能。这里表达了对能够理解和继承这些礼节之人的稀缺感慨。

最后,“聃非绝灭人”则是说真正懂得并能传承这种文化的人并未绝种。这里的“聃”字与“旦”相通,表示明亮、明白的意思,强调了对这些知者了解和保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孔子询问礼节图像这一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于能够理解并传承这种文化的人才的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李湛溪诗集后

楚砧岷葛饱清游,金节银菟照几州。

诗句多如姚少监,行程还似杜参谋。

黄陵夜诵虞妃泣,白帝春吟杜宇愁。

拟问湛溪何处是,梦随闽国弄渔舟。

(0)

寄吴茂远

苏公堤畔系吟驴,知在垂杨第几株。

学校文章如画饼,朝廷官爵似呼卢。

春吟应欠梅花在,时事曾言楮币无。

惆怅湘湄分袂处,今看细雨长蘼芜。

(0)

客中·其二

晓起征衫瘦渐宽,可堪秋入鬓丝寒。

客中万叶皆归本,自把床头易卷看。

(0)

醉蓬莱.廷评庆寿

漏新春消耗,柳眼微青,素梅犹小。

帘幕轻寒,引炉烟袅袅。

凤管雍容,雁筝清切,对绮筵呈妙。

此际欢虞,门庭自有,辉光荣耀。

庆事难逢,世间须信,八十遐龄,古来稀少。

况偶佳辰,是桑弧曾表。

满奉金觥,暂停牙板,听雅歌精祷。

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0)

又次韵答克修

前回藜杖绕芳郊,底处梅花出好梢。

野彴低横盈尺水,竹篱深护数家茅。

春风桃李成生客,腊雪松筠是故交。

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

(0)

瀼西亭即事

危亭曲槛俯溪流,去去来来渡口舟。

微雨不妨人刈麦,轻烟正可客垂钩。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