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虎丘》
《虎丘》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心境空时喜地偏,杖藜来勘点头禅。

重门锁住海心石,一剑截开冰底天。

谁记珣珉曾院宇,尚传吴越共山川。

阑风剩月知人意,塔影松声落坐边。

(0)
注释
心境:心情。
空时:宁静的时候。
喜地偏:喜欢安静的地方。
杖藜:藜杖,一种竹制的手杖。
勘:探查。
点头禅:点头示意的禅意。
重门:重重的大门。
海心石:想象中的海底奇石。
冰底天:冰封的天空。
珣珉:古代的一种美玉。
曾院宇:昔日的庭院。
吴越:古代的两个地区。
阑风剩月:清冷的风和明亮的月光。
知人意:理解人的感受。
塔影松声:塔的影子和松树的声音。
翻译
心境宁静时偏爱幽静之地,拄着藜杖去探寻禅意的点头之法。
厚重的大门紧锁住海底的奇石,一剑挥下仿佛斩断了冰封的天空。
谁还记得那曾经的珣珉庭院,那里曾与吴越山水共存。
清风明月感知人的思绪,塔影松涛声落在身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禅机悟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心境空时喜地偏,杖藜来勘点头禅。" 这两句表明在寂静无为的心境下,诗人喜欢偏僻之地,那里有古老的寺院和参禅的高僧,他们手持拐杖,一副参悟佛法的样子。

"重门锁住海心石,一剑截开冰底天。"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世的愿望,像一把利剑划破重重阻隔,直达澄明的心灵世界。

"谁记珣珉曾院宇,尚传吴越共山川。" 这两句则回忆历史,提及古代的遗迹与传说,显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悠久视野。

最后两句 "阑风剩月知人意,塔影松声落坐边。" 描绘了夜晚寺院的宁静景象,微风拂过栏杆,明月映照心灵,塔影婆娑,松声低吟,是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禅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冬晴三章寄彭幸庵·其二

岷山白日多光辉,清江微雾雪霰稀。

鱼龙不蛰鸿雁飞。

塞上将军未解甲,城南思妇夜缝衣。

(0)

寄题陈海樵息柯亭

海樵仙人居海滨,偓佺羡门为主宾。

一口汲尽东海水,海底珊瑚樵作薪。

迩来又逐云中侣,鳞宫贝屋难留住。

六月一息逍遥游,斧柯挂在珊瑚树。

(0)

送崇庆白判官

宦迹标南郡,贤劳赋北山。

分携千里外,留滞一年间。

梅阁春全隔,花宫月几弯。

水声随露冕,尘路损风颜。

别路遥岑合,离亭二水环。

永言君子赠,怀惠野人攀。

共道莺迁近,来瞻马首还。

(0)

七盘劳歌·其七

七盘险栈平,眺望倚分明。

西征通蜀道,北望指秦城。

(0)

笠泽弄三解为潘参藩父寿·其二

五津东下仙舟轻。三泖凉波秋水平。

景丁南极中宵明。中宵明,玄景焕。展国容,拜家宴。

(0)

苏幕遮.风雨春暮

昨朝风,今夜雨。雨横风狂,偏在梁园里。

断送春光春几许。寂寂红芳,漫委青苔坠。

蝶蜂忙,莺燕语。共怨东君,不替花为主。

无计留春春欲去。多少春愁,且对残红醉。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