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
《红梅》全文
宋 / 方惟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0)
注释
清香皓质:清雅的气质,洁白如玉。
谩作:即使。
轻红:淡妆。
紫府:紫色仙境,指道教中的神仙居所。
丹:朱砂,象征长寿和美容。
换骨:比喻改变气质或容貌。
凝脂:形容皮肤白皙如脂。
直教:简直让。
腊雪:腊月的雪。
朝云:早晨的云,常用来比喻美人的容颜。
野桃:野生的桃花。
秦人:古代对关中地区人的称呼。
相知:了解,认识。
翻译
她的清雅气质世间罕见,即使淡妆也显得恰到好处。
紫色仙境和朱砂能换得她肌肤如玉,春风拂过,脸颊仿佛凝结了胭脂。
她的美丽如此动人,连腊月的雪都找不到藏身之处,只担心晨露般的容颜会随时消散。
溪边野生的桃花又怎能与她相比,秦地的人们可能还不了解她的价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红梅花独特美丽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之情。开篇“清香皓质世称奇”一句,即点出了红梅与众不同的珍贵之处,其清香和洁白是世所罕见,堪称奇观。而紧接着“谩作轻红也自宜”则进一步强调了红梅的独特色彩,即便是被误认为是浅红色,也显得恰到好处。

接下来的“紫府与丹来换骨”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红梅花在严寒中仍旧坚守其美丽的精神。这里的“紫府”、“丹”都有高贵和珍稀之意,而“换骨”则隐喻了它在极端条件下的顽强生存。

“春风吹酒上凝脂”一句,通过将春风比作吹拂过梅花的香气,又借用了酒的浓郁和脂肪的细腻来形容这种香气,既描绘出了红梅在春日里散发出的诱人醉心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无法抵抗的赞赏。

“直教腊雪无藏处”一句,通过极端的环境——腊雪(即积雪未融之时),强调红梅即便在这样的严寒中也毫不畏惧,其美丽无处遁形。而紧接的“只恐朝云有散时”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坚韧与美丽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的担忧。

最后,“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两句,则通过对比来突显红梅之珍贵。野桃即便在溪边自然生长,也不足以与红梅相提并论,而秦人(指代指远古或遥远的地方的居民)对于这种美好可能还不了解,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认为红梅是世间难得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隐喻等修辞手法,充分展现了红梅花在严寒中的傲立和独特之美,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美的无限赞赏与珍视。

作者介绍

方惟深
朝代:宋   字:子通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生辰:1040—1122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厢后埭人,幼随父亲,居住长洲(今江苏苏州)。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与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授兴化军助教。他卒于宣和四年,年八十三岁,无子,只有一女嫁与乐圃先生之子发。
猜你喜欢

陇西都尉禅会图

宴场禅集盛,霜幅绘毫工。

竺社同开叶,嵇姿宛送鸿。

法身宁滞相,世眼愿瞻风。

厨钥方传宝,非专岩壑中。

(0)

朱舜卿南游有寄

汉皋烟浪泼醅春,弭节江干一问津。

南浦草平偏送客,大堤花晚欲留人。

归心怨逐摇摇旆,尺素愁迷六六鳞。

湘册聚萤嵇几静,露轩香粉暗书筠。

(0)

旬沐二首·其二

待诏官非急,还家体不勤。

里无休汝骑,窗有上羲人。

密树稍迎夏,晚花犹及春。

幽怀谁与晤,杯酒强相亲。

(0)

出城暂憩林下

下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

山禽不辨种,溪草尽无名。

露笋披斑箬,风葩抗紫茎。

徘徊漱岩溜,未忍濯尘缨。

(0)

湖上·其三

嵩騩凌秋爽气来,川原高下一屏开。

溪云尽日无还意,正自天边作雨回。

(0)

晏寝

栩栩庄园梦正酣,曙霞分色照东南。

闭门更费当关报,已是嵇康一不堪。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