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
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
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
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红梅花独特美丽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之情。开篇“清香皓质世称奇”一句,即点出了红梅与众不同的珍贵之处,其清香和洁白是世所罕见,堪称奇观。而紧接着“谩作轻红也自宜”则进一步强调了红梅的独特色彩,即便是被误认为是浅红色,也显得恰到好处。
接下来的“紫府与丹来换骨”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红梅花在严寒中仍旧坚守其美丽的精神。这里的“紫府”、“丹”都有高贵和珍稀之意,而“换骨”则隐喻了它在极端条件下的顽强生存。
“春风吹酒上凝脂”一句,通过将春风比作吹拂过梅花的香气,又借用了酒的浓郁和脂肪的细腻来形容这种香气,既描绘出了红梅在春日里散发出的诱人醉心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无法抵抗的赞赏。
“直教腊雪无藏处”一句,通过极端的环境——腊雪(即积雪未融之时),强调红梅即便在这样的严寒中也毫不畏惧,其美丽无处遁形。而紧接的“只恐朝云有散时”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坚韧与美丽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的担忧。
最后,“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两句,则通过对比来突显红梅之珍贵。野桃即便在溪边自然生长,也不足以与红梅相提并论,而秦人(指代指远古或遥远的地方的居民)对于这种美好可能还不了解,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认为红梅是世间难得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隐喻等修辞手法,充分展现了红梅花在严寒中的傲立和独特之美,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美的无限赞赏与珍视。
汉皋烟浪泼醅春,弭节江干一问津。
南浦草平偏送客,大堤花晚欲留人。
归心怨逐摇摇旆,尺素愁迷六六鳞。
湘册聚萤嵇几静,露轩香粉暗书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