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茂远》
《寄吴茂远》全文
宋 / 乐雷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苏公堤畔系吟驴,知在垂杨第几株。

学校文章如画饼,朝廷官爵似呼卢。

春吟应欠梅花在,时事曾言楮币无。

惆怅湘湄分袂处,今看细雨长蘼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àoyuǎn
sòng / léi

gōngpànyínzhīzàichuíyángzhū

xuéxiàowénzhānghuàbǐngcháotíngguānjué

chūnyínyìngqiànméihuāzàishíshìcéngyánchǔ

chóuchàngxiāngméifēnmèichùjīnkàncháng

翻译
在苏公堤边拴着吟游诗人的驴,不知它停在垂柳的哪一棵树下。
学校的学问像画出来的饼,朝廷的官职仿佛是随意呼唤的赌具。
春天吟诗似乎缺少了梅花的陪伴,谈论时事曾提及纸币的缺失。
在湘江边分手的地方,如今只见细雨中茂盛的蘼芜草。
注释
苏公堤:指苏东坡建造的杭州西湖的苏堤。
吟驴:指诗人骑的驴,常用来代指诗人自己。
垂杨:河边的柳树。
第几株:不确定的棵数,表示位置。
画饼:比喻空洞无物或难以实现的事物。
呼卢:古代赌博游戏,这里比喻官位的轻易获得。
梅花:象征高洁,此处可能指诗人对友情的怀念。
楮币:古代的纸币。
湘湄:湘江的水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感怀。"苏公堤畔系吟驴,知在垂杨第几株"表明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熟悉和关注,如同古代大文学家苏轼一般,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节都能细腻体察。

"学校文章如画饼,朝廷官爵似呼卢"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文章被比喻为美食,官职则如同儿戏,这可能是对当时科举文化和官场现实的一种调侃。

"春吟应欠梅花在,时事曾言楮币无"中,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坚守自我,而"楮币"则是古代的一种货币,这里可能暗示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惆怅湘湄分袂处,今看细雨长蘼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以及面对现实中的细雨和荒凉景象时的心境。"湘湄"常指古代的湘水流域,这里可能是诗人心中某个美好的地方,而"分袂"则有分手离别之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观察、思考以及情感的寄托。

作者介绍

乐雷发
朝代:宋   字:声远   号:雪矶   籍贯:湖南宁远   生辰: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猜你喜欢

答通判吕太博

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

画盆围处花光合,红袖传来酒令行。

舞踏落晖留醉客,歌迟檀板换新声。

如今寂寞西湖上,雨后无人看落英。

(0)

送梅秀才归宣城

从学方年少,还家罄橐金。

久为江北客,能作洛生吟。

罢亚霜前稻,钩辀竹上禽。

归帆何处落,应拂野梅林。

(0)

奉答子履学士见寄之作

忆昨初为亳守行,暂休车骑汝阴城。

喜君再共樽俎乐,怜我久怀丘壑情。

累牍已尝陈素志,新春应许遂归耕。

老年虽不堪东作,犹得酣歌咏太平。

(0)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

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

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

(0)

剡郊野思

密树芳秾碧草齐,春华微度绿阴低。

溪连嵊水兴何尽,路接仙源人自迷。

落絮有情风上下,好花无语日东西。

故园桃李经年别,一望归心绕翠蹊。

(0)

闻蛩

凄苦难成调,秋风入细弦。

草根语深夜,灯下感流年。

落叶已满径,征人犹在边。

寒衣何日寄,思妇不成眠。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