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梅秀才归宣城》
《送梅秀才归宣城》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从学方年少,还家罄橐金。

久为江北客,能作洛生吟。

罢亚霜前稻,钩辀竹上禽。

归帆何处落,应拂野梅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méixiùcáiguīxuānchéng
sòng / ōuyángxiū

cóngxuéfāngniánshǎoháijiāqìngtuójīn

jiǔwèijiāngběinéngzuòluòshēngyín

shuāngqiándàogōuzhōuzhúshàngqín

guīfānchùluòyìngméilín

翻译
自小学习知识,回家时囊中满是金银。
长久以来在北方做客,能吟诵洛阳人的诗篇。
稻谷在秋霜前收割完毕,竹林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
归来的船将在何处靠岸,应该会掠过野梅林边。
注释
从:自从。
罄橐:掏空口袋。
金:财富。
久:长久。
江北:长江以北地区。
洛生吟:洛阳人的吟咏风格。
罢亚:收割完毕。
霜前:秋霜降临之前。
钩辀:鸟叫声,模仿鸟鸣声。
归帆:归航的船帆。
拂:掠过。
野梅林:野外的梅花树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梅秀才归宣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才子梅秀才的赞赏和对其归乡旅程的想象。"从学方年少,还家罄橐金",描绘了梅秀才年轻有为,带着满满的学问和财富回家的情景。"久为江北客,能作洛生吟",赞美了梅秀才在外游学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吟诵出如洛阳才子般的佳句。

"罢亚霜前稻,钩辀竹上禽",通过描绘秋收时节稻谷熟透和竹林间鸟鸣的景象,寓言了梅秀才学成归乡,如同稻谷成熟,才华得以展现,也暗示了他将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最后两句"归帆何处落,应拂野梅林",以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想象梅秀才的归帆轻轻掠过野梅林,给人留下悠远而诗意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梅秀才的才情,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美好祝愿,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再和时习五章章取礼记一句·其五月令上丁习舞释菜

圣道洋洋沧海如,不流天下只流洙。

上丁释菜今非古,唤起遗风属我徒。

(0)

归字谣·其一

归。目断吾庐小翠微。斜阳外,白鸟傍山飞。

(0)

赵仁父宴邑官平绿见招

平绿题诗四十年,寻幽不厌水云边。

一犁还又耕春后,三白曾来醉腊前。

自笑挂冠林下客,获陪挥麈坐中贤。

绝嫌幻色撩人思,快睹晴川远接天。

(0)

夏日书怀

孤坐衲蒙头,岩扉花竹幽。

山明云罢雨,天迥月悬秋。

煮茗猿分饮,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梦入五台游。

(0)

登飞霞山作

局居厌纷丛,荡志寻岖嵚。

拂衣出城隅,杖策循湖阴。

何年彼真仙,遗宫寄幽岑。

连树窈蒙密,灵洞疑虚沈。

攀条承藓飙,立石弄澄深。

眺睐增殊欢,超忽涓烦襟。

美人逝云远,青草畴与吟。

感昔兴重嗟,会意良在今。

山公悦崇资,嵇氏陶清音。

保真道无违,逐欲情易淫。

顾乏安期资,华鬓能不侵。

虽非尚子贤,傥遂毕娶心。

(0)

春日和刘明远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