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收残雨。倚画栏、薄绵乍脱,日阴亭午。
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墅。
渐小白、长红无数。
客子虽非河阳令,也随缘、暂作莺花主。
那可负,瓮中醑。碧云四合千岩暮。
恨匆匆、余方有事,子姑归去。
趁取群芳未摇落,暇日提鱼就煮。
叹激电、光阴如许。
回首明年何处在,问桃花、尚记刘郎否。
公莫笑,醉中语。
溪上收残雨。倚画栏、薄绵乍脱,日阴亭午。
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墅。
渐小白、长红无数。
客子虽非河阳令,也随缘、暂作莺花主。
那可负,瓮中醑。碧云四合千岩暮。
恨匆匆、余方有事,子姑归去。
趁取群芳未摇落,暇日提鱼就煮。
叹激电、光阴如许。
回首明年何处在,问桃花、尚记刘郎否。
公莫笑,醉中语。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画面。溪边残雨收敛,倚靠在精致的栏杆旁,薄纱般的细雨似乎随风飘散,日光被阴云遮蔽,只在午时透出一线光明。在这样的宁静氛围中,市集上的喧嚣与春色仿佛无关,而是在荒废的园墅间散布着未被人注意的小小花朵。白色的梅花与红色的桃花交织,不胜枚举。诗人自比为河阳令,却也随遇而安,暂且主持这片莺花之地,借酒来忘却世俗的束缚。
碧云环绕在千岩之间,暮色渐浓,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匆忙离去的遗憾。虽有未尽的事务,却也只能随子姑归去。在这闲暇的日子里,不禁提起鱼来煮食,感叹光阴似箭,电闪雷鸣般的迅疾变化。
诗人回首往年,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询问桃花是否还记得刘郎(刘禹锡)的风采,而自己醉酒中的话语,又被他人所笑谈。
小小盈盈珠翠。忆得眉长眼细。
曾共映花低语,已解伤春情意。
重向溪堂,临风看舞梁州,依旧照人秋水。
转更添姿媚。
与问阶上,簸钱时节,记微笑,但把纤腰,向人娇倚。
不见还休,谁教见了厌厌,还是向来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