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原上》
《原上》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闭门遗日月,原上感年华。

久旱无场藿,重阳有野花。

萧萧几家静,脉脉一歧赊。

向晚悠然去,秋风马尾斜。

(0)
翻译
我关闭门窗,任凭日月流逝,田野上感受着时光的变迁。
长久干旱,田间没有可供遮荫的豆叶,但重阳时节仍有野花盛开。
几户人家寂静无声,小径上显得孤单冷清。
傍晚时分,我悠然离去,秋风中马尾随风飘摇。
注释
闭门:关门不出。
遗:遗漏,忽略。
日月:太阳和月亮,指时间。
原上:田野上。
感:感受。
年华:岁月。
久旱:长时间的干旱。
无场藿:没有可供遮荫的豆叶(藿即豆叶)。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
野花:野外开放的花朵。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或草丛的声音,此处形容寂静。
几家:几户人家。
静:安静。
脉脉:形容含情凝视或深情款款。
一歧赊:小径孤单。
向晚:傍晚。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去:离开。
秋风:秋天的风。
马尾斜:马尾随着秋风飘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原上》,描绘了作者闭门独处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色。首句“闭门遗日月”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寂,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只剩下日月相伴。次句“原上感年华”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原野上的景象触动了他对岁月的思考。

接下来,“久旱无场藿,重阳有野花”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久旱之后,田间的藿草不再茂盛,但重阳时节仍有野花点缀,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季节的更迭。

“萧萧几家静,脉脉一歧赊”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寥寥几家房屋静悄悄,小径曲折,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绪的深远。

最后两句“向晚悠然去,秋风马尾斜”以景结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骑马离去,秋风吹过,马尾随风飘动,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传达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深沉。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青玉案.绮筵

年来不受绕朝策。拚平地、摧云翮。

铭拟燕然谁与勒。凄凉芦管,云开石折。

比似胡笳拍。绮筵花落消春色。多是江湖倦归客。

不独龟年今发白。杜门自遣,几年闵默。

莫问岐王宅。

(0)

十六字令·其二述佛氏三戒

嗔。青史烦冤郁不申。东风恶,恼煞看花人。

(0)

采桑子·其三

无边春色随天付,闹是杨花。静是兰花。

一样天工两样花。有情芳讯随年度。嫩是莲花。

老是梅花。两样年华一样花。

(0)

浣溪沙.苦雨不止,闺人剪纸作妇人持帚向天,曰扫晴娘。偶为赋之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

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

扫开宿雾见青天。

(0)

鹧鸪天.赠吴中狎客

白帽红靴态可怜,短箫横笛兴翩翩。

曾教锦瑟房中曲,惯请朱门灞上田。

人似月,夜如年,何须彩笔赋甘泉。

朝来蜡泪堆红雨,犹拥庐儿醉意钱。

(0)

菩萨蛮·其二春夜

春山月皎银屏翠。鹧鸪香暖罗襦醉。一径落花低。

露溥梅子肥。苍筤摇懒影。斜倚蔷薇冷。

随意拨金猊。流莺窗外啼。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