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斗百花·其一汶妓阎丽》
《斗百花·其一汶妓阎丽》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词  词牌: 斗百花

小小盈盈珠翠。忆得眉长眼细。

曾共映花低语,已解伤春情意。

重向溪堂,临风看舞梁州,依旧照人秋水。

转更添姿媚。

与问阶上,簸钱时节,记微笑,但把纤腰,向人娇倚。

不见还休,谁教见了厌厌,还是向来情味。

(0)
翻译
她身着华美的珠宝翠绿,想起那时眉眼如画。
曾与她在花下窃窃私语,那时她已懂得春天的离愁别绪。
如今在溪边堂前,风吹过,她翩翩起舞,梁州曲调回荡,秋水映照她的倩影。
舞姿更加动人。
问问台阶上的回忆,簸钱嬉戏时,她曾含笑,只把纤细的腰肢倚靠在人身边。
再见无期,为何再见反而让我心生厌倦,还是那份旧日的情意难以割舍。
注释
盈盈:形容女子姿态轻盈。
珠翠:珠宝翠绿,形容女子服饰华丽。
眉长眼细:形容女子眉眼秀美。
映花:在花下。
伤春:因春天的景色而引发的离别之情。
溪堂:溪边的堂屋。
梁州:古代乐曲名。
秋水:清澈如秋水的女子容颜。
转更:转变,增加。
簸钱:古代儿童游戏,抛掷钱币。
微笑:含笑。
纤腰:细腰。
厌厌:厌倦的样子。
向来:从前,一直。
鉴赏

这首宋词《斗百花·其一》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位名叫阎丽的汶妓,她身着华美的珠翠,眉眼如画,曾与人花下窃窃私语,透露出淡淡的伤春情绪。在溪堂临风起舞时,她的倩影倒映在秋水中,更显妩媚动人。回忆起她在簸钱嬉戏时那甜美的微笑,以及她倚靠在人旁的娇态,都让人心生眷恋。

然而,词人感叹,再见她时虽美,却已不如往昔情深,那份曾经的喜爱如今竟变成了厌倦,但仍难以割舍当初的情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时光流转中的无奈之情。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詶古晋见怀·其一

相思鱼鸟隔飞沉,极目烽烟乱客心。

大海波涛吞日月,先朝遗逸满云林。

田横岛外蛟龙老,羊角山中雨雪深。

何日桃花问渔父,九峰与尔共垂纶。

(0)

寒食偕从子脩远元景出南郭展谒太仆殡宫归士女踏青填城闉而出者趾相接时诸弟俱去遂无一人守舍山堂阒寂闻二子诵书声寥寥一往欣然呼童子掩关煮泉泼茗不觉至夕因成此篇

东风绿庶草,荑柳坼已吐。

亡臣久寒食,共吊绵上墓。

城隅沓游者,纡我林樾步。

言归卧草堂,二屦曝檐树。

泬寥人响断,剥啄惟鸟咮。

书声空馆生,墙杏落无数。

欣然听忘疲,触物警有遇。

石泉发榆火,瀹此松下露。

清赏竟日夕,幽扉古槐护。

门外车马尘,纷纶自成雾。

(0)

埭溪眺月四首·其二

未觉灵境暝,夕阳沉东山。

仰视见溪月,巳落群松间。

溪翁为我出,柴扉每忘关。

寒光交万籁,哀壑相回环。

露白出樵径,云霁开山颜。

悲风啸猛虎,万籁吹潺湲。

幽往意何惧,清吟殊未还。

(0)

吕城

乍别吴关两日程,晓风又过吕蒙城。

汀蘋烟树休回首,总是离人故国情。

(0)

木环寨

岭上旌旗满,江城鼓角新。

昨宵林下犬,不是吠归人。

(0)

君滩

岭上桂花发,人来花已残。

东风如有意,送我上君滩。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