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即就幽迹,罕辞山路遥。
人寻芳草渡,烟断夕阳桥。
入谷花相迓,隔林僧见招。
禅庵知不远,一磬出云霄。
动即就幽迹,罕辞山路遥。
人寻芳草渡,烟断夕阳桥。
入谷花相迓,隔林僧见招。
禅庵知不远,一磬出云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途中的情景。他选择偏远宁静的路径,不畏山路遥远,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心境。在寻找美景的过程中,他经过芳草丛生的渡口,夕阳西下时分,烟雾缭绕的桥梁。入谷后,花朵仿佛在迎接他的到来,隔着树林,隐约可见僧侣的身影在招手。诗人知道不远处就有禅寺,随着一声磬响从云端传来,更显其幽静与超然。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闲适与禅意。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修竹。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福。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沟,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
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
操纵掌握间,殆似不容测。
惟人号最灵,研穷深探赜。
支干究生旺,更以形骸索。
摸骨与听声,个中更奇特。
无烦觌面知,祸福悉已白。
至理非口传,妙处从心得。
官君持此术,行尽山水国。
所历多巧中,一醉天地窄。
祇今天下士,何啻累千百。
纷纷肉食鄙,正须囊锥客。
仆仆尘埃中,岂无凤毛翮。
勿以朝野殊,穷通理不隔。
上方劳梦想,胡弗为指摘。
致君尧舜上,尔术光史册。
若共俗人言,怀抱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