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修竹。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福。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沟,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修竹。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福。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沟,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古堂前柳树和南山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在诗中,“摩挲阅古堂前柳”、“都写南山修竹”等句子,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珍视。
“商颜自绿”,则是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状态的一种赞叹,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十分敏锐。"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一句,通过描写君王的豪迈气势,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享受自由之美好的情感体验。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簪貂更鸣佩玉”等句,则是对朝廷内宫中某位人物的隐晦描写,似乎是在暗示某种政治手腕或谋略,但由于语言含蓄,不易明确解读。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则可能是在描述诗人自己归家的场景,其中“黄屋”可能是指皇家宫室的代称,或许是对某一特定建筑的描绘。"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福"这一段落,则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两句“神京未复,看先取鸿沟,次封函谷”表达了一种等待或期盼之情。而“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则是在描绘一个生动的冬日景象,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描写,传递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丽的赞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个人生活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通过对各种事物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纷纷尘土计秋豪,忽送长江八月涛。
陶令且为州祭酒,邓公才可掾功曹。
但看秋到犹絺绤,即是花时合缊袍。
待得公归吾已老,满田荼蓼与谁薅。
老仆倦日长,羸马困道远。
东行数日间,尚欲一再款。
我能喻子意,子亦识我懒。
追怀十年游,仅得一笑莞。
时能煮汤饼,更复下茗碗。
晁郎本京邑,刘子盖楚产。
江山两秀异,与子日在眼。
南风动归兴,感慨毛发短。
相寻倘有日,岁月亦未晚。
尊酒相逢十载前,绿发红颜俱少年。
尊酒相逢十载后,皮黄肉皱俱白首。
叔如鸿鹄但高飞,侄似麇鼯更深走。
南来行李初一逢,长安旧第冰雪中。
闭门不识故人面,豪气直欲轻元龙。
平生为道不为食,少小所期皆目击。
何时相就过江南,同访曾游旧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