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使中心若饮冰,合江宴集更思清。
凉风轻拂来幽户,暑雨乍收新霁晴。
萧洒虚亭迎野色,玲珑远水漱溪声。
公馀自得高吟赏,还辔雍容带月行。
肤使中心若饮冰,合江宴集更思清。
凉风轻拂来幽户,暑雨乍收新霁晴。
萧洒虚亭迎野色,玲珑远水漱溪声。
公馀自得高吟赏,还辔雍容带月行。
此诗《和周通老合江亭》由宋代诗人王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合江亭的美景与诗人在此地的闲适心境。
首联“肤使中心若饮冰,合江宴集更思清”,以“饮冰”比喻内心的清凉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参加合江宴集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凉风轻拂来幽户,暑雨乍收新霁晴”,描绘了一幅凉风轻拂、雨后初晴的画面,幽静的环境与清新的空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颈联“萧洒虚亭迎野色,玲珑远水漱溪声”,进一步展现了亭子的雅致与周围的自然风光,虚亭仿佛在迎接远方的景色,而远处的流水潺潺,溪声悦耳,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和谐。
尾联“公馀自得高吟赏,还辔雍容带月行”,写出了诗人闲暇之余,独自在亭中高吟赏景的情景,最后在月光下从容地驾车离去,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合江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堂开望去客。旧笛凄凉抛未得。清昼不堪梦役。
渐迟暮番风,山城寒食。鹃红故国。
看泪痕、花上犹滴。逡巡处、一双绣蝶,俯仰又陈迹。
颜色。画图曾识。过几个、黄昏怕觅。清谈聊对破寂。
往事开元,满座头白。断云沉雁北。
但暗里、泉华自恻。村垆近、消他一醉,也胜醒时忆。
写相思。倩柔丝万缕,午梦乍醒时。
巧样回文,断魂心字,引将筠管潜吹。
画堂深杂和兰麝,任萦回、谁与拨馀灰。
桦烛良宵,输他蜡泪,尚说成堆。
莫认铜槃承露,是春心微逗,一线灵犀。
宛转柔肠,缠绵芳思,向人情自依依。
更好共、书笺药裹,傍帘旌、终日总相宜。
只有往时荀令,未解怜伊。
梦里馀春,便睡不成眠,娇困慵起。
宝帐低垂,胡蝶一生花底。
深院燕语莺啼,且认作、满园桃李。
好蒙头、过了时光,一任岁华如驶。
簟痕微拂纤纤指。鬓云松、欲梳还止。
寻芳懒向花枝问,谁把流苏亲理。
凭问陌上行人,到处香车流水。
拥鸳衾休问,风自颤,漾帘苇。
曳橹梦轻,平窗秋远,壶觞犹负清景。
岁华归去晚,雁鹜惊霜冷,多愁更添旧病。
又天涯、布帆催暝。
逝水游情,夕阳官味,从古几人省。幽斋记同佳兴。
有灯前句好,帘外花靓。送君江上水,泪滴寒沙静。
关河战罢馀萧瑟,误松菊、迟来三径。成独醒。
飘然去、鱼波万顷。
云涌荪桡。正薇烟绿帐,梦警龙绡。
秋肌凉玉粟,花鬓妥金翘。湘弦冰断涩归潮。
洞庭野阴、霜惊懒蛟。蘋飔冷,渐月堕、佩珠声悄。
青鸟飞缥缈。沙路远灯,细竹迷春啸。
湿岸交禽,香阑文鲤,暗泣菱丝红老。
谁为天孙塞秋河,翠梭当夜呈双笑。
穿针楼,看疏星、白露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