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埭溪眺月四首·其二》
《埭溪眺月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未觉灵境暝,夕阳沉东山。

仰视见溪月,巳落群松间。

溪翁为我出,柴扉每忘关。

寒光交万籁,哀壑相回环。

露白出樵径,云霁开山颜。

悲风啸猛虎,万籁吹潺湲。

幽往意何惧,清吟殊未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埭溪边眺望月色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首句“未觉灵境暝”,暗示了诗人对这灵秀之地的敏锐感知,即使是在黄昏时分,也并未感到环境的沉寂或昏暗。接着,“夕阳沉东山”一句,以夕阳西下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仰视见溪月,巳落群松间”两句,将视线从远处的夕阳转向近处的溪流和松林,月光洒在溪面上,又隐没于松林之间,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富有层次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神秘。

“溪翁为我出,柴扉每忘关”描绘了诗人与当地老翁的互动,老翁的热情款待,以及诗人对这份淳朴情感的深刻感受。这一细节增添了人情味,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寒光交万籁,哀壑相回环”则通过寒光与万籁的交织,以及哀壑的回响,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露白出樵径,云霁开山颜”两句,描述了露珠在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以及云雾散去后山峦显露的清新面貌,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悲风啸猛虎,万籁吹潺湲”描绘了风吹过山谷,伴随着猛虎的啸声,以及溪水潺潺的流水声,构成了一幅充满野性与自然之美的画面。

最后,“幽往意何惧,清吟殊未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幽静之地,但内心并无恐惧,反而沉浸在这份清雅的吟唱之中,似乎不愿离去。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三洲岩

东风策马循阡陌,偶入三洲紫翠堆。

片石辟开真境界,九天飞下小蓬莱。

药炉客已还丹去,花径人常载酒来。

岩畔留题纪行迹,不教春雨长莓苔。

(0)

仲冬念一日寓东桥梦先姊宛然如生感而有作

幽明一别无由见,梦里相逢宛似真。

孤弱更谁怜汝弟,劬劳何独负双亲。

傍篱听诵怀初岁,煮粥焚须愧昔人。

野店鸡鸣残月落,觉来清涕尽沾巾。

(0)

送陈公子之京

迁拙时所弃,久与麋鹿群。

讵知薇垣仙,一见能相亲。

道合两忘势,不复知贱贫。

谭诗尚风雅,对酒陶天真。

取乐无几何,怅望京华尘。

(0)

友竹轩

管鲍去云远,友道良独艰。

聚散若云雨,翻覆似波澜。

所以君子心,托交青琅玕。

冉冉岁华暮,凄凄霜气寒。

劲节常不改,秀色仍可观。

忘形日相对,不语心共闲。

我亦秉孤操,羞为桃李颜。

何当结三益,白首相盘桓。

(0)

成化甲辰中秋后宝安袁藏用林子翼林时嘉童子时远时表从缉熙来访白沙缉熙新授浙江平湖县博将之官是夕辞去赋此识别

天高日朗送君还,紫水黄云又闭关。

但是笑谈如此辈,不妨来往共人间。

岂无贵介同倾酒,每忆心知恨隔山。

官在太湖家万里,老夫何地索开颜。

(0)

次韵缉熙河源道中闻林琰凶问林琰即秉之

大块无心任去来,先生何事独兴哀。

生前只对一樽酒,死后须埋几尺灰。

处处花开狂雨损,年年春被杜鹃催。

白头襟抱胡为尔,得放开时且放开。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