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去云远,友道良独艰。
聚散若云雨,翻覆似波澜。
所以君子心,托交青琅玕。
冉冉岁华暮,凄凄霜气寒。
劲节常不改,秀色仍可观。
忘形日相对,不语心共闲。
我亦秉孤操,羞为桃李颜。
何当结三益,白首相盘桓。
管鲍去云远,友道良独艰。
聚散若云雨,翻覆似波澜。
所以君子心,托交青琅玕。
冉冉岁华暮,凄凄霜气寒。
劲节常不改,秀色仍可观。
忘形日相对,不语心共闲。
我亦秉孤操,羞为桃李颜。
何当结三益,白首相盘桓。
这首诗《友竹轩》由明代诗人唐璧所作,通过描绘与竹子的深厚友谊,展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哲理。诗中以“管鲍”典故开篇,引出友情的不易和珍贵,接着以云雨、波澜比喻聚散无常,强调了友情的坚韧与不易。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君子之间的交往,如同与青琅玕(一种珍贵的玉石)相托,象征着纯洁而坚不可摧的友谊。
随着岁月的流逝,霜寒的侵袭,诗中的竹子却展现出不变的劲节和秀美,成为诗人孤独心境的寄托。与竹相对,诗人的心境也变得宁静,无需言语,彼此间就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孤高情操的决心,拒绝世俗的诱惑,如同不愿改变颜色的桃李。他渴望能结交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白发苍苍的岁月,体现了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以及与竹子之间深厚友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友谊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