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府杂拟·其七》
《乐府杂拟·其七》全文
宋 / 黄彦平   形式: 乐府曲辞

脩竹不受暑,飘然无定著。

炯炯月明枝,萧萧风陨箨。

佳人洞天晓,羞多頩怒薄。

玉雪生林际,绀袖花零落。

尘埃褦襶子,执热何由濯。

亦复起遐瞻,层冰架松壑。

(0)
翻译
高高的竹林不畏暑气,随风摇曳没有固定处。
明亮的月光照在竹枝上,风吹过,竹叶簌簌落下。
美丽的女子如洞天仙子,羞涩而面带娇红。
洁白如玉的雪花飘落在树林间,她的蓝袖上,花瓣凋零。
尘世中的凡夫俗子,如何能洗净这酷热的烦恼?
她也抬头远望,只见层层冰凌挂在松谷之间。
注释
竹:高大的竹子。
暑:暑气。
飘然:随风摇摆。
定著:固定。
炯炯:明亮的样子。
陨箨:竹叶掉落。
佳人:美女。
頩怒薄:娇羞的脸庞。
玉雪:洁白如玉。
林际:树林边缘。
褦襶子:尘世之人。
遐瞻:远望。
层冰:层层冰凌。
松壑:松树山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竹林的画面,诗人黄彦平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竹子在炎热季节中依然挺立,不受暑气侵扰的坚韧形象。"脩竹不受暑",竹子修长翠绿,显示出其清雅的品格;"飘然无定著",暗示竹叶随风轻摇,仿佛无拘无束。

月光洒在竹枝上,"炯炯月明枝",明亮而清冷,与竹子的高洁相映成趣。风吹过,竹箨(竹笋壳)落下,"萧萧风陨箨",声音轻盈,增添了动态美。接下来,诗人将竹子与佳人相联,"佳人洞天晓",比喻竹林中的清幽如同仙子居所,"羞多頩怒薄",形容竹子的秀美和含蓄。

"玉雪生林际",进一步描绘竹子如玉般洁白,"绀袖花零落",则借花落比喻竹叶凋零,增添了一丝凄美。诗人又借佳人之口,批评尘世之人"尘埃褦襶子",无法像竹子那样洁净,表达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高洁品性的向往。

最后,诗人"亦复起遐瞻",仰望冰霜覆盖的松壑,寓言自己虽处尘世,但心向高远,有着超越世俗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格理想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黄彦平
朝代:宋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猜你喜欢

麻姑山诗.上齐云峰

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

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

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

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

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

(0)

焕照室

门外无俗驾,眼中有馀清。

上登峣峣阙,八窗皆虚明。

三光焕尔照,万象无隐情。

试观弄丹笔,云篆俱天成。

(0)

可理室

百年日月马上过,赢得闲中可理生。

绛阙清都非渺漠,寸田尺宅得经营。

默存长使三宫在,急守须防五岳倾。

他日功成定仙去,愿随风驭到蓬瀛。

(0)

题楼观南楼

常恨闲行少,匆匆忽解鞍。

秋风尹家宅,更得暂盘桓。

(0)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其二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0)

寄圆悟

出林依旧入蓬蒿,天网恢恢不可逃。

谁信业缘无避处,归来不怕语声高。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