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
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
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
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
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
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
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
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
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
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
这首诗描绘了对麻姑山的观察与感悟。诗人吕南公站在峰顶,俯瞰四周,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独到见解。
首句“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开篇即点明麻姑山之高峻,仿佛与天上的浮云相接,引出对山峰高度的赞叹。接着,“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两句,诗人借浮云的起伏不定,暗喻世间事物的变幻无常,强调了事物本质与表面现象之间的差异。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揭示了人们往往被表面名声所迷惑,未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陷入认知的误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两句,诗人邀请读者一同登临峰顶,从广阔的视野中领略天地之美。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从山顶俯瞰的景象:山下的城池、河流、农田以及密集的人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画卷。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通过对比平地与山峰的视角,形象地表现了人在不同高度对世界的不同感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暗示了在不同的位置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感受会有显著差异。
最后,“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高度与视野关系的思考,指出站在高处的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远的思考。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高远与广阔的重要性,如同中原大地的仓稊,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意义。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狭隘与开阔的反思,指出不应因眼前的局限而感到恐惧或满足,而应追求更为宽广的视野与境界。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诗人以夸张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由飞翔、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希望拥有能够超越现实限制的力量,去追寻更高远的目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麻姑山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浪漫情怀。
银瓮呈山麓,銮舆际水乡。
离宫疑馺娑,行殿仿飞翔。
细浪鱼鳞袭,轻飙鹢首骧。
扶桑明远岸,析木度高樯。
屏翳时清跸,丰隆夙启行。
卫兵环越棘,舞女蹋吴航。
渐觉仙楼近,微闻梵铎扬。
石坛登案衍,琼佩杂璆锵。
夕渚休兰棹,春壶泻桂浆。
伊蒲颁内供,薝卜散林香。
罢宴蜺旌动,开帆兽锦张。
弄田低碧树,驰道出金塘。
畿甸严车辅,臣邻重室厢。
方欣麟在棷,复喜凤鸣阳。
圣主需贤急,嘉猷赖弼良。
从容承顾问,舄奕拜恩光。
文采堪华国,芳菲正满堂。
协忠成泰治,流泽遍遐荒。
援古言应切,匡时虑更长。
谁哉疲土木,况乃象为廊。
《次韵许左丞从车驾游承天护圣寺是日由参政升左丞》【元·陈旅】银瓮呈山麓,銮舆际水乡。离宫疑馺娑,行殿仿飞翔。细浪鱼鳞袭,轻飙鹢首骧。扶桑明远岸,析木度高樯。屏翳时清跸,丰隆夙启行。卫兵环越棘,舞女蹋吴航。渐觉仙楼近,微闻梵铎扬。石坛登案衍,琼佩杂璆锵。夕渚休兰棹,春壶泻桂浆。伊蒲颁内供,薝卜散林香。罢宴蜺旌动,开帆兽锦张。弄田低碧树,驰道出金塘。畿甸严车辅,臣邻重室厢。方欣麟在棷,复喜凤鸣阳。圣主需贤急,嘉猷赖弼良。从容承顾问,舄奕拜恩光。文采堪华国,芳菲正满堂。协忠成泰治,流泽遍遐荒。援古言应切,匡时虑更长。谁哉疲土木,况乃象为廊。
https://shici.929r.com/shici/JRC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