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山根出,形如一鼓横。
何人费修琢,真宰自生成。
苔剥青犹好,云深湿不鸣。
太平有乐部,还拟献承明。
平野山根出,形如一鼓横。
何人费修琢,真宰自生成。
苔剥青犹好,云深湿不鸣。
太平有乐部,还拟献承明。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休宁汊口十咏(其二)鼓石》描绘了一块自然形成的奇特石头,它坐落在平野之中,形状如同一面横置的大鼓。诗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认为无需人力雕琢,这是造物主亲手创造的艺术品。石头表面虽然苔藓剥落,但依然青翠,且深藏于云雾之中,静默无声。诗人寓言,这样的美景象征着太平盛世的欢乐和谐,他期待能将这份自然之美献给朝廷,以表达对太平景象的赞美和敬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敬畏之情。
冯茂烟光连破额,南来两祖对丛林。
曈曈佛日悬双顶,冉冉慈云落片阴。
才说有南终有北,何须无物并无心。
渡芦若问真衣钵,云在溪流月在岑。
讲经台畔水淙淙,有客乘春觅旧踪。
山带半随青嶂绕,螺鬟长倩白云封。
笔点石幢题露叶,厨分香积剪春茸。
自怜亦是攒眉者,却向溪桥曳短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