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忠烈日与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
掩卷长吁悲往事,挑灯痛饮坐寒窗。
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
狼跋等诗今可覆,怡然意味最深长。
孤忠烈日与秋霜,千古英魂在水央。
掩卷长吁悲往事,挑灯痛饮坐寒窗。
始终与国当同戚,愤抑沉身亦近狂。
狼跋等诗今可覆,怡然意味最深长。
这首诗名为《和夜读离骚》,作者是宋代诗人赵希逢。诗中表达了对忠诚烈士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孤忠烈日与秋霜"描绘了烈士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如烈日秋霜般明亮。"千古英魂在水央"则象征他们的精神永驻,犹如江河中心的灵魂。
诗人掩卷叹息,追忆过往的英雄事迹,"悲往事"透露出对历史的深深哀思。他挑灯夜读,借酒浇愁,"痛饮坐寒窗",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激荡。"始终与国当同戚",诗人强调了自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愤抑沉身亦近狂",诗人的情感压抑到了极致,近乎疯狂,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极度不满。最后,诗人认为即使是狼跋等负面之事,也能从中汲取教训,"狼跋等诗今可覆",表明他从历史中看到了反思和改变的可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离骚》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历史和变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
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
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
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
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林下春将尽,池边日半斜。
樱桃落砌颗,夜合隔帘花。
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
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