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傍晚景象,诗人在官亭之上,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凉爽气息和夕阳下的宁静。"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蟋蟀的鸣叫似乎是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而"亭古带蒹葭"则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比喻一些人或事物无法回到过去,或是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怀念。"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则是诗人在提醒自己或者某个老者,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慢慢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深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体悟。
前檐看雨如银竹,后檐听雨如泻瀑。
九衢对面起波涛,昨日黄埃一丈高。
书生生无快意事,天公覆手为办此。
邂逅一惬吾已多,千家万家丰年歌。
三更不寐凉如水,清愁宛转秋风起。
壮士天河更洗兵,皇威海岱一时清。
幅巾归去江南好,长卧东皋听雨声。
去年山中行,未了庐山意。
今年江上望,始尽庐山势。
只道山中行,未识庐山面。
那知江上望,已失庐山愿。
人生出处前料难,向来窗下有此山。
一行作吏事便废,十年读书早已悔。
五老招人笑举头,三老催船不自由。
柔橹一声天似水,无情飞起两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