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中行,未了庐山意。
今年江上望,始尽庐山势。
只道山中行,未识庐山面。
那知江上望,已失庐山愿。
人生出处前料难,向来窗下有此山。
一行作吏事便废,十年读书早已悔。
五老招人笑举头,三老催船不自由。
柔橹一声天似水,无情飞起两沙鸥。
去年山中行,未了庐山意。
今年江上望,始尽庐山势。
只道山中行,未识庐山面。
那知江上望,已失庐山愿。
人生出处前料难,向来窗下有此山。
一行作吏事便废,十年读书早已悔。
五老招人笑举头,三老催船不自由。
柔橹一声天似水,无情飞起两沙鸥。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陈杰的《望庐山》,通过对庐山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去的反思。首两句“去年山中行,未了庐山意”,回忆去年山行未能完全领悟庐山的意境,暗示了庐山的深邃和难以穷尽。接下来,“今年江上望,始尽庐山势”则描绘了今年在江边远眺,才真正领略到庐山的全貌,与去年的体验形成对比。
“只道山中行,未识庐山面。那知江上望,已失庐山愿”四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原本以为深入山中能更好地理解庐山,却没想到从江上远望反而失去了最初的愿望。这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中的预料之外和变化莫测。
“人生出处前料难,向来窗下有此山”两句,诗人感慨人生道路难以预料,即使曾经窗前有庐山相伴,也未必能把握住命运的走向。接下来的“一行作吏事便废,十年读书早已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选择从政或读书的后悔,认为这些都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心境。
最后四句“五老招人笑举头,三老催船不自由。柔橹一声天似水,无情飞起两沙鸥”,描绘了江上的景色,五老峰似乎在嘲笑他的选择,而三老峰催促船只前行,诗人感到身不由己。此时,轻轻的橹声如同天水相接,而两只沙鸥的飞起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庐山为载体,借景抒怀,寓言人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选择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于涧何时无。
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
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
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
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顶,跨历列缺凌倒景。
天风海涛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胆醒。
声传九霄景泰钟,更上上方梯晴空。
两眼有尽天不尽,沧溟浩与银河通。
指顾神山似非远,弱水谁云隔三万。
乘风直到金银台,握手安期话蒲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