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峭石台平,天低可摘星。
岸回分水势,城缺见州形。
晓树来孤鹤,春吟忆二灵。
客行贪访古,柳下一舟停。
山峭石台平,天低可摘星。
岸回分水势,城缺见州形。
晓树来孤鹤,春吟忆二灵。
客行贪访古,柳下一舟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宁静淡泊的画面。首句"山峭石台平"写出了山势陡峭而平台却平坦,暗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视野开阔。"天低可摘星"进一步渲染了高处的壮丽景象,仿佛伸手即可触及星辰,展现了空间的辽阔和心境的超然。
"岸回分水势"描绘了河流曲折,水流分开山势的动态美,显示出自然的韵律与力量。"城缺见州形"则通过城郭的轮廓,映衬出山水之间的城市布局,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有序的格局。
"晓树来孤鹤"引入了清晨的意象,一只孤鹤飞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诗意。"春吟忆二灵"暗含诗人对友人徐灵晖、徐灵渊的怀念,以春天的吟唱寄托情感,增添了深厚的人文气息。
最后两句"客行贪访古,柳下一舟停",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对历史遗迹的向往和对当下停留的惬意,柳树下的小舟成为诗人思考与回忆的载体,也暗示了旅程的终点和生活的闲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无媒甘下飞,君子尚麻衣。
岁月终荣在,家园近且归。
山光临舜庙,河气隔王畿。
甚积汤原思,青青宿麦肥。
十指宫商膝上秋,七条丝动雨修修。
空堂半夜孤灯冷,弹著乡心欲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