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
《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全文
唐 / 潘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

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

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guīchūnchóuhuángjiànbié
táng / pāntáng

shèngdàichéngqīngjūn怀huáichóuchàngchūxiánqín
chéngmíngwèijiànxiāng

guóyóucánpín
yuànzhōngshēnglínyuǎnshuǐdōuménshùbèixíngchén

cóngcéngxiéshǒuxiànjiāngtóutáochūn

翻译
在圣明的时代,雨水滋润均匀,我独自怀着惆怅离开咸秦之地。
未能在承明殿推荐自己的才情,如同司马相如未被赏识,心中对家乡仍有愧疚,因家境贫寒像季子一样。
皇宫的钟声回荡在远处的水面,京都城门外的树木映衬着行人的尘埃。
从这里开始,我们曾携手同行,如今更加羡慕江边桃李花开的春天。
注释
圣代: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咸秦:古地名,这里泛指京城。
承明:古代宫殿名,代指朝廷。
相如赋:指司马相如的辞赋,借指诗人的才华。
季子:指战国时吴国公子季札,以贫穷著称。
贫:家境贫寒。
御苑:皇家园林。
都门:京城的城门。
行尘:行走的人扬起的尘土,象征世俗纷扰。
携手:一同走过,此处指过去的友情。
江头:江边。
桃李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友人相聚的美好记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思念故乡的 情感。起始两句“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表达了作者在一个政治清明、天气适宜的时代,却独自一人怀揣着对过往的忧虑和不满,这里的“咸秦”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秦朝,象征着古老的记忆和沧桑的变迁。诗人似乎在感慨历史的更替和个人的渺小。

接下来的两句“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像古代贤良那样受到朝廷重用的遗憾,同时也对自己的家乡和家族的贫穷感到羞愧。“相如赋”是指西汉时期相如所作的《相如赋》,是一篇著名的咏叹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不满。

中间两句“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则描绘了一种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观的对比。御苑中的钟声传遍远方的水面,而都城的大门外,树木的颜色与行人留下的尘土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宫廷生活与普通百姓生活的感受差异。

最后两句“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这个地方与他人并肩而行,这种回忆让他更加向往那如同江边桃李盛开般美好的季节。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个人情感,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的长卷和个人的微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潘唐
朝代:唐

潘唐,会昌时人
猜你喜欢

后三日再赋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

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

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0)

暮秋

十日都门雨,风烟已暮秋。

甑香新菽粟,篝暖故衣裘。

意气临书健,形骸顾影愁。

何时剡中路,秣蹇憩山邮。

(0)

念奴娇·其五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0)

梦雪

残杯失春温,破被生夜悄。

开门万山白,俯仰同一照。

虽时出圭角,固自绝瑕窍。

儿童勿惊怪,调汝得一笑。

(0)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

使君置酒莫相违,守舍何妨独掩扉。

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

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

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

(0)

山雪

空中莽落索,晓雪遍平郊。

霰急松鸣叶,声繁竹战梢。

暮鸢饥啄屋,寒雉湿依茅。

谁上梁王赋,淹留感鬓毛。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