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
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
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
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
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后三日再赋》,通过对瘿木自然形态的描绘,寓言人生的沉浮和心境。首句“天生瘿木不须栽”,形象地比喻诗人认为才华出众之人无需刻意追求显达,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说与儿童是酒杯”,进一步将瘿木比作饮酒之器,暗指诗人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
“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世界,落日余晖和霞光映照醉态,长风与明月仿佛能感知他的诗意情怀,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深共鸣。接着,“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诗人感叹官场纷扰带来的身心疲惫,以及对世间万事的超脱态度。
最后两句“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以长安的小车象征权力与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宁愿在梦中逃避现实的嘈杂,让梦境中的奔雷声显得格外刺耳。整首诗寓情于物,借景抒怀,展现了陈与义深沉的人生感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霜晚菊未花,节物亦可嘉。
欣欣登高侣,畏雨占暮霞。
楚人酝菉豆,轻碧自相誇。
老夫不举酒,咽嗽鸣两车。
良辰与美景,客至但成嗟。
不见两谪仙,长怀倚脩竹。
行绕紫极宫,明珠得盈掬。
平生人欲杀,耿介受命独。
往者如可作,抱被求同宿。
砥柱阅颓波,不疑更何卜。
但观草木秋,叶落根自复。
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
因之酌苏李,蟹肥社醅熟。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
中有寂莫人,安禅无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