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其十》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其十》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明驼思千里,驽马怯负荷。

小人蠹诗书,安乐北窗卧。

瓢空且乞饭,儿寒教补破。

机巧生五兵,百拙可用过。

(0)
翻译
健壮的骆驼向往着遥远的旅程,劣马却畏惧背负重物。
庸俗之人侵蚀着诗书,只愿在北窗下享受安逸。
空荡的瓢去乞讨食物,孩子的衣服寒冷需要缝补。
机巧之心催生了各种兵器,即使笨拙也能找到应对之道。
注释
明驼:健壮的骆驼。
千里:遥远的旅程。
驽马:劣马。
怯:畏惧。
负荷:背负重物。
小人:庸俗之人。
蠹:侵蚀。
诗书:书籍。
安乐:享受安逸。
北窗:北窗下。
瓢:空瓢。
乞饭:乞讨食物。
儿:孩子。
寒:寒冷。
补破:缝补破旧。
机巧:机巧之心。
五兵:各种兵器。
百拙:笨拙。
可用过:能找到应对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黄庭坚以明驼与驽马为比喻,表达对才智之士与平庸之人的对比。明驼象征着志向高远、胸怀壮志的人,他们渴望长途跋涉,追求千里之外的理想;而驽马则代表那些能力有限、畏惧责任的人,他们宁愿安逸地躺在北窗下,沉溺于诗书之中,不愿承担重任。

诗人接着批评了那些只顾个人享受的小人,他们空虚无物,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要依赖他人,孩子衣衫破旧也无人关心。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笨拙之人,由于他们的简单和质朴,反而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甚至有时能凭借机巧在困境中求得生存。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生动的意象,揭示了不同人生态度和智慧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这首诗便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其五铁池赏荷

避热向何处,清风满铁祠。

怀人不可见,菡萏在清池。

(0)

三月初五日携家人往龙华观桃花至则已谢·其一

老去春归最惘然,龙华花事误今年。

春光祇在残红里,搔首何须更问天。

(0)

杂诗·其二

槛熊有猛姿,嗟汝负其胆。

不如子母猿,相依殊可感。

(0)

过乌蛮滩入伏波庙

郁水经此滩,谈者各动色。

一川中奔泻,两岫旁崱屴。

役夫良易恫,凭险取血食。

地偏罕名字,附会到新息。

是翁晚自哀,气尽二与侧。

平生少游语,老去何可得。

庙前绿榕覆,庙后寒泉泐。

阴美诚有功,味洌类有德。

息阴且辨味,谁与诉胸臆?

(0)

汉口得严又陵书却寄

江汉荡荡首重回,北书含泪湿初开。

忧天已分身将坠,感逝还期骨易灰。

阙下惊魂飘落日,车中残梦带奔雷。

吾侪未死才难尽,歌哭行看老更哀。

(0)

新馆·其二

三载江湖百不堪,病怀相见转鬖鬖。

欲知阅世安心法,须向空庭老树参。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