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子身,身是父母个。
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
父母在此坐,子则不敢坐。
不坐乃当然,父母如天大。
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
男儿拱手立,女儿敛衣裳。
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
言语须低软,依前立正方。
兄娣惟恭敬,弟妹常爱慈。
饮食先尊长,不敢遽有之。
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
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
语话须诚实,步履学疏迟。
头容常正直,四体莫邪欹。
父母生子身,身是父母个。
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
父母在此坐,子则不敢坐。
不坐乃当然,父母如天大。
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
男儿拱手立,女儿敛衣裳。
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
言语须低软,依前立正方。
兄娣惟恭敬,弟妹常爱慈。
饮食先尊长,不敢遽有之。
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
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
语话须诚实,步履学疏迟。
头容常正直,四体莫邪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蒙训》,是一首教育儿童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全诗通过对父母、兄长以及个人行为的描述,阐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的孝顺和礼仪。
诗中的“身是父母个”一句,表达了子女身体受之于父母的观念,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则是在告诫孩子要有自知之明,不应过分夸耀自己。
"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等句,则是具体描绘了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礼节。男孩女孩分别站在父亲和母亲身边,展现了古代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之情。
"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等动作,更是体现了一种勤劳和服务他人的美德。这些行为都是在教导孩子要学会照顾家人,展现出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最后,“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表达了古代父母教育子女时严厨有方的原因,是为了孩子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也反映出儒家文化中“爱之深则责之切”的观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古代社会对于个人行为和家庭关系的期望,以及儒家思想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视。
寻春反向僧房卧,无乃行藏与时左。
起来刮目览新诗,花压栏干梦初破。
黄叶丹枫属兴深,吁然莫测疑楚些。
惠休岛可没已久,二百年来无此作。
世间何处著斯人,秀句天教出寒饿。
我气未衰词颇弱,欲借鼓旗聊一佐。
终朝岩下不逢人,苔色应嗔马蹄涴。
驱车越荆吴,辙迹走欲半。
是时亲戚多,烜赫践华贯。
中有衣绣人,持斧下霄汉。
利权炙可热,冷语冰未泮。
徒乘朱班轮,呵殿嚇闾闬。
如傩带面具,应遭鬼笑玩。
而况新失职,谁肯听呼唤。
坐令公困穷,旅突几不爨。
蔚然鸾凤姿,胡为杂鹅鹳。
我实憎此曹,期君游汗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