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
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阶所作,名为《送考功朋石杨君赴留都》。诗中探讨了古今人们对于名利的不同态度与追求,以及个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内心感受。
首句“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对比了古人对荣誉与地位的淡泊态度和现代人对这些的热切追求。接着,“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指出虽然人们所经历的环境可能相似,但内心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反映了个人价值观的差异。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表达了情感的波动源自于对事物的感知,而非实际的体验,暗示了世事的虚幻与短暂。接下来,“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则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未来的期待逐渐减少,内心的悲凉与现实的解脱交织在一起。
最后,诗人以“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赞扬友人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如同珍贵的瑚琏(古代一种礼器)。然而,“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表明友人毅然决然地离开,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这种行为在当时或许并不常见。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省,担心自己平庸的资质玷污了选拔优秀人才的荣誉。“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则展现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适时回归,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远离官场的束缚与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人的价值观,探讨了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化时的内心挣扎与选择,以及友情与理想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