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0)
注释
蜀道:指四川的山路,这里代指艰难险峻的山路。
山川:山脉和河流,形容地势。
心易惊:内心容易受到触动或惊吓。
缘窗:靠近窗户。
残梦:未消散的梦境。
晓闻莺:清晨听到黄莺的叫声。
分明:清楚明白。
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蜀地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著名。
恨:哀怨、遗憾。
万怨千愁:极言众多的忧愁。
弦上声:琴弦上的音乐声。
翻译
蜀道的山川景色令人内心震撼,清晨醒来窗户边残留着梦境,还能听到黄莺的鸣叫。
这声音分明像在诉说着卓文君的哀怨,万千愁绪都凝聚在琴弦上的旋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蜀道山川心易惊”,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这里用来泛指险峻崎岖的山川之路。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蜀道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缘窗残梦晓闻莺”,这里的“缘”字有依附之意,诗人在窗边,夜晚的梦境还未完全散去,而清晨时分,却听到窗外莺莺鸟鸣。这种场景描写,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分明似写文君恨”,这里的“分明”指的是清晰可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是用笔墨写下的,如同古代才女文君(卓文君)那般深沉。文君以其才华著称,而这里则借用她的形象来强调诗人的情感之深刻。

“万怨千愁弦上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积累的无数怨恨和忧愁,都化作了琴弦上的声音。琴,作为古代文人常用的音乐器具,也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在这里,它承载着诗人的万千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晨光、莺鸣声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蜀道山川之雄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激荡。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晓坐

低枕孤衾夜气存,披衣起坐默忘言。

瓶花力尽无风堕,炉火灰深到晓温。

空橐时时闻鼠齧,小窗一一送鸦翻。

悠然忽记幽居日,下榻先开水际门。

(0)

闻角

小阁柴门近,黄昏画角声。

时时逐风散,袅袅伴愁生。

天地清秋暮,关河残月明。

湖南贼未破,独立久含情。

(0)

退居

溪烟漠漠弈棋轩,笕水潺潺种药园。

医为疾平新扫迹,客知睡美罕敲门。

谈馀白拂悬床角,饮散空樽卧壁根。

赐帛更蒙优老诏,此生何以报君恩。

(0)

秋思三首·其三

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白首有诗悲蜀道,清宵无梦到钧天。

迂疏早不营三窟,流落今宁直一钱。

把酒未妨馀兴在,试凭丝管饯流年。

(0)

秋夜独坐闻里中鼓吹声

收尽浮云见素娥,青天脉脉映明河。

时平里巷吹弹闹,岁熟人家嫁娶多。

高会不知清夜永,散归想见醉颜酡。

小窗灯火晶荧处,也有人赓七月歌。

(0)

春晴出游

芳树参差叶已成,园林随处听莺声。

游人正乐还兴叹,造物无心却有情。

糁径落红犹可藉,涨溪分绿已堪耕。

兰亭禹庙年年好,剩伴乡邻醉太平。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