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蜀道山川心易惊”,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这里用来泛指险峻崎岖的山川之路。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蜀道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缘窗残梦晓闻莺”,这里的“缘”字有依附之意,诗人在窗边,夜晚的梦境还未完全散去,而清晨时分,却听到窗外莺莺鸟鸣。这种场景描写,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分明似写文君恨”,这里的“分明”指的是清晰可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是用笔墨写下的,如同古代才女文君(卓文君)那般深沉。文君以其才华著称,而这里则借用她的形象来强调诗人的情感之深刻。
“万怨千愁弦上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积累的无数怨恨和忧愁,都化作了琴弦上的声音。琴,作为古代文人常用的音乐器具,也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在这里,它承载着诗人的万千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晨光、莺鸣声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蜀道山川之雄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激荡。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
收尽浮云见素娥,青天脉脉映明河。
时平里巷吹弹闹,岁熟人家嫁娶多。
高会不知清夜永,散归想见醉颜酡。
小窗灯火晶荧处,也有人赓七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