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僮穫稻石塘冒雨归萝庄作》
《课僮穫稻石塘冒雨归萝庄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伧父磨镰清冷溪,深山晚稻收新菑。

主人携瓢奚负米,田家作苦劳佚齐。

白沙红树不辞远,山烟水气潜相资。

晦明呼吸生变态,岩雨淅沥吹凉飔。

泠泠空响泛清听,寒蛩暮雀咽不啼。

滑苔古磴有蹉跌,浅草仄坂无污泥。

短蓑轻笠便利见,拄杖亦足扶倾危。

少年江海累行役,汗漫今得平生奇。

归来妻孥笑沾湿,翻羹未足窥吾私。

石楼倚啸暝云合,山空木落孤鸿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生活画卷,展现了古代农民劳作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壮美。首句“伧父磨镰清冷溪”,以“伧父”这一称谓,形象地刻画了农夫的形象,他们手持磨刀石,在清冷的溪边磨砺镰刀,准备收割稻谷。接着,“深山晚稻收新菑”描绘了农夫在深山中收获新稻的情景,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季节的更迭。

“主人携瓢奚负米,田家作苦劳佚齐”两句,通过主人携带瓢桶和背负米袋的动作,表现了农夫们劳作的辛苦与生活的简朴。接下来,“白沙红树不辞远,山烟水气潜相资”描绘了远处的白沙与红树,以及山间缭绕的烟雾与水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晦明呼吸生变态,岩雨淅沥吹凉飔”则通过晦明交替的光影变化和山岩间细雨的吹拂,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与和谐。随后,“泠泠空响泛清听,寒蛩暮雀咽不啼”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和寂静的夜晚,寒蛩与暮雀的叫声似乎也变得低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滑苔古磴有蹉跌,浅草仄坂无污泥”描述了农夫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走时的艰难,以及他们在泥泞中保持清洁的努力。最后,“短蓑轻笠便利见,拄杖亦足扶倾危”通过农夫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拄着拐杖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勤劳与坚韧。

“少年江海累行役,汗漫今得平生奇”表达了年轻农夫在长期劳作中的成长与收获,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归来妻孥笑沾湿,翻羹未足窥吾私”描绘了农夫回家后,家人欢笑迎接的温馨场景,以及他们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石楼倚啸暝云合,山空木落孤鸿飞”以石楼为背景,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汇聚的景象,以及孤独的大雁在空中飞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农夫劳作后的宁静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的辛勤与智慧,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防匪·其三

练军小队驻南庄,号召团丁遍四乡。

从我袒衣周太尉,望君免冑沈诸梁。

忍闻中泽鸣鸿雁?那肯深山放虎狼!

剿抚兼施操胜算,管教争献夜郎王。

(0)

塞上曲

大纛朔风飘,将军杀气骄。

纵鞭驱怒马,夺取玉龙标。

(0)

王泳翔纳宠,戏作催妆诗贺之·其四

钗头坠凤髻盘鸦,妆束今朝俨大家。

对镜自怜还自喜,从郎细语索宫花。

(0)

台湾竹枝词·其六

盂兰大会最闻名,鸡鸭豚鱼饭菜羹。

一棒锣声初入耳,有人奋勇上孤棚。

(0)

刺麻屯晓发

旅宿难成寐,催装趁早行。

疏灯孤店冷,残月五更明。

冒曙人无语,冲寒马有声。

途长时畏雨,切切望秋晴。

(0)

关右道中杂诗·其一

征鞭且止莫频挥,徙倚车中望翠微。

沿路细尘冲马起,随风轻絮扑人飞。

驿旁列树因时补,水面残花何处归。

芳草萋萋欣茂对,知他久已沐春晖。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