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右道中杂诗·其一》
《关右道中杂诗·其一》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征鞭且止莫频挥,徙倚车中望翠微。

沿路细尘冲马起,随风轻絮扑人飞。

驿旁列树因时补,水面残花何处归。

芳草萋萋欣茂对,知他久已沐春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关右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与细腻情感的流露。

首句“征鞭且止莫频挥”,诗人以行动的暂停,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留恋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劳顿与内心的宁静。接着,“徙倚车中望翠微”一句,通过“徙倚”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站在车中,目光远眺,被远处的青翠山色所吸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

“沿路细尘冲马起,随风轻絮扑人飞”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尘土飞扬与轻絮飘舞两种景象并置,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描绘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尘土与轻絮,一重一轻,一实一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驿旁列树因时补,水面残花何处归”则转向对沿途景物的细致观察。驿旁的树木随着季节更替而生长或凋零,水面的残花则引发诗人对它们命运的思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感慨。

最后,“芳草萋萋欣茂对,知他久已沐春晖”两句,诗人由眼前的芳草联想到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同时,通过“知他久已沐春晖”这一句,诗人似乎在说,这些草木长久以来都沐浴着春日的阳光,享受着生命的滋润,这也暗含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牵牛花·其六

亭亭美箭欲开迟,秀出群芳圣得知。

满地虫声残月里,秋心如许语将谁。

(0)

秋夜对瓶荷一枝雨声淙淙偶题冬郎小像二首·其二

可怜陆九同文笔,却与朱三共岁年。

憔悴如斯终不死,书生留命亦符天。

(0)

吟秋七律七首·其二秋色

一幅丹青属化工,夕阳衰草望无穷。

秋痕原野休嫌淡,春梦莺花本是空。

蒿岸霜飞争鬓白,枫林叶落妒花红。

萧条极目情无尽,魂断迷离烟雨中。

(0)

重阳

节已重阳近,登高共举觞。

茱萸应遍插,菊放几枝黄。

(0)

喜得果园寄怀之作集杜报之十二首·其六

壮惜身名晚,因人作远游。

风尘三尺剑,天地一沙鸥。

星落黄姑渚,貂馀季子裘。

散才婴薄俗,心折此淹留。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十六

梅花自烂发,倡妾不胜愁。

长叹充幽闼,湔裙出乐游。

谁知心曲乱,还向影中羞。

绮态随颜变,无因寄陇头。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