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花发吟何苦,未见春来惜更深。
天与异香分辨雪,不教埋没乱山阴。
自从花发吟何苦,未见春来惜更深。
天与异香分辨雪,不教埋没乱山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的《梅花(其八)》。诗人以梅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首句“自从花发吟何苦”,诗人从梅花开放时的景象入手,似乎在感叹梅花开放之际,人们为何会感到痛苦或哀愁。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类情感的投射,暗示了梅花开放虽美,却也伴随着某种哀愁或遗憾。
次句“未见春来惜更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并未直接描述春天的到来,而是通过“惜”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深深惋惜之情。这里的“春”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接着,“天与异香分辨雪”,诗人赞美梅花的独特香气,即使在白雪覆盖之下也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芳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在美,更突出了其内在的高洁与坚韧,仿佛在告诉世人,真正的美丽和价值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需要用心去发现和感受。
最后一句“不教埋没乱山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同情和对它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佩。即便是在乱山之中,梅花也不愿被埋没,依然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这句话寓意深远,既是对梅花生存环境的描绘,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仍能坚持自我、不向困难低头的人们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梅花作为诗歌的主体形象,不仅承载了自然界的美学特征,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
吾兄梅花冰雪臞,胸中万卷行石渠。
同生丙子自兄行,才学推兄更有馀。
月中折桂仍先余,兄骑快马余蟾蜍。
一行作尉表贰邑,春台春风宜吹嘘。
阿瞒綵棒谨勿设,民命今皆辙中鱼。
合得官职听自除,觅荐莫作迎逢谀。
寒斋话别酌霜月,祝子但此霜月如。
欲留不可空揽袪,兄出我处从今疏。
兄出我处从今疏,有便但寄箴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