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道士潇碧》
《题道士潇碧》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古风

此君苍苍谁手植,万个琅玕列如戟。

翠寒绿净不可唾,一片化作潇湘碧。

堂中有人有诗癖,日坐清阴听玉击。

岩廊舜正南风琴,不作江边泪斑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shìxiāo
sòng / yáomiǎn

jūncāngcāngshuíshǒuzhíwànlánggānliè

cuìhán绿jìngtuòpiànhuàzuòxiāoxiāng

tángzhōngyǒurényǒushīzuòqīngyīntīng

yánlángshùnzhèngnánfēngqínzuòjiāngbiānlèibān

注释
此君:这棵大树。
苍苍:苍老的样子。
谁手植:谁人亲手种植。
琅玕:青琅玕,形容琅玕般的果实。
列如戟:排列整齐像兵器的戟。
翠寒:翠绿而带凉意。
绿净:绿色纯净。
不可唾:令人敬畏,不敢吐痰。
化作:变为。
潇湘碧:潇湘江的碧波。
堂中:厅堂之内。
诗癖:酷爱诗歌。
清阴:清凉的树荫。
玉击:比喻落英如玉的声音。
岩廊:殿堂,朝廷。
舜正:虞舜治理国家。
南风琴:象征南风的琴声。
斑滴:泪痕斑驳。
翻译
这棵苍老的大树是谁亲手栽种的,无数的琅玕果实排列得如同利戟。
它的翠绿和洁净令人不敢亵渎,一片片落叶化为潇湘碧波的绿色。
厅堂之中有人酷爱诗歌,每日坐在清凉的树荫下聆听落英如玉的声音。
如同古代的贤相虞舜在殿堂中弹奏南风之曲,而不是在江边留下悲伤的眼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诗人姚勉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道观中的潇碧(可能是指一种竹子),它苍翠繁茂,如同排列整齐的万杆琅玕竹戟,给人以清冷而洁净的感觉。诗人强调其价值,说即使一片竹叶也能化作潇湘碧波般的美丽,象征着高雅与不凡。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堂内,有位酷爱诗歌的人,他沉浸在竹林的清荫之中,仿佛每日都在聆听竹叶随风轻响,如玉质般清脆悦耳。这情景让人联想到古代圣贤舜帝在南风中抚琴的典故,暗示了道观主人的高尚情操和超脱尘世的雅致生活,而不是世俗的忧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潇碧竹的意象,赞美了道家的清修生活和诗人的高雅情趣,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病中放言·其八

一息浮生一寸阴,閒观物理静披襟。

案头蜾蠃鸣筠管,壁上蟏蛸挂玉琴。

逝者如斯良有以,道人那得更无心。

朝来成就吉安法,始信嚬呻即咏吟。

(0)

丁丑夏客墺门岛普济禅院赠剑平师

避暑真宜地轴偏,领将生计在林泉。

弟兄聚会惟今日,松竹阴森异昔年。

坐老青山添白发,吸乾沧海种红莲。

洛伽此去无多路,门外何须问钓船。

(0)

用张子白韵寄姚齐州十首·其七

神仙多吏隐,山水独关情。

一与閒云遇,悠然逸兴生。

有人倚丹嶂,招手入朱明。

知是葛洪子,重来寄一声。

(0)

十闰诗·其一闰元夕

北里休蚕绩,西畴罢耦耕。

又来看灯市,相伴入春城。

好月光仍满,清宵昼欲平。

旧时按歌地,犹有绕梁声。

(0)

后七问·其二问影

不辨谁宾主,何因有往还。

怜君时一顾,笑我未能閒。

世态胶难合,前尘迹可删。

终当事韬晦,相待掩重关。

(0)

闻雁杂咏·其九山间闻雁

渺矣冥鸿迹,逢山得自如。

片云随去住,孤鹤互相于。

出谷为求友,闻声独起予。

凭君寄消息,白首老樵渔。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