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
《渡江》全文
清 / 吴敬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呼妇鸠声水一涯,鱼噞犹恐尚风霾。

痴儿不识波涛险,笑指船如水靸鞋。

(0)
注释
呼妇:呼唤妇女。
鸠声:鸟鸣声,这里指呼唤声。
水一涯:水边。
鱼噞:鱼儿跳出水面。
尚:还。
风霾:风尘和雾霾。
痴儿:无知的孩子。
波涛险:江海的危险。
船如水靸鞋:船像水上拖的鞋子(比喻船小易翻)。
翻译
呼唤妇女的叫声在水边回荡,鱼儿跃出水面还担心风尘和雾霾。
无知的孩子不懂得江海的危险,笑着指着船就像水上拖着的鞋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

“呼妇鸠声水一涯”,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平静的江景,其中“呼妇”指的是岸边呼唤船只的女子,“鸠声”则是船夫用来招徕顾客的声音,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绘。水面上的涟漪(一涯)象征着生活中的起伏波动。

“鱼噞犹恐尚风霾”,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通过“鱼噞”这个生动形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风霾”通常指的是天气的阴沉与不稳定,这里借以比喻生活中的变数和困难。

“痴儿不识波涛险”,诗人通过一个“痴儿”的形象,表现出对世事的无知无觉。这位不知世事艰辛的孩子,将船只指得像水靸鞋一样轻巧,这一比喻既显现了天真的纯真,也反衬出了成人世界对困难和风险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这样的对照,传递出一种人生哲理:生活中有平静也有波折,有时我们需要像那位不知世事艰辛的孩子一样,对待生活持有一份天真和乐观,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
朝代:清   字:敏轩   号:粒民   籍贯:安徽省全椒   生辰:1701—1754年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春日病中

才得归闲去,还教病卧频。

无由全胜意,终是负青春。

绿柳渐拂地,黄莺如唤人。

方为医者劝,断酒已经旬。

(0)

寄远十一首·其五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

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0)

赠夏秀才

轩车紫陌竞寻春,独掩衡门病起身。

步月怕伤三径藓,取琴因拂一床尘。

明时傥有丹枝分,青鉴从他素发新。

况是青云知己在,原思生计莫忧贫。

(0)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一

结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贫身养拙来。

雨歇汀洲垂钓去,月当门巷访僧回。

静临窗下开琴匣,闷向床头泼酒醅。

游宦等闲千里隔,空馀魂梦到渔台。

(0)

再到山阳寻故人不遇二首·其二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

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0)

送成州牧

清时为塞郡,自古有儒流。

素望知难惬,新恩且用酬。

犬牙连蜀国,兵额贯秦州。

秪作三年别,谁能听邑留。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