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
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
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中的《再到山阳寻故人不遇二首(其二)》。诗人通过这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往昔时光和旧友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 这两句是诗人在追寻过去,但发现那些曾经共享时光的人们,如今已经不再了解或记得那段历史了。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散,也透露出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空旷的堤岸上,柳树仍然在风中摇曳,轻盈地垂下丝絮。这一幕似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无声地诉说着时间带走了什么,而自然界却依旧保持着它的节奏和美丽。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种历史沧桑、时光荏苒以及人间冷暖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名因物之累,物尝不厌名。
标之曰到难,日有车马声。
苍崖匪才凿,洞室百步宏。
潜龙想鳞鬣,石乳悬旒缨。
溪流湛其中,吞吐日月精。
其源咫尺耳,盥濯未尝经。
我来先振衣,色变水石清。
倚杖聊四顾,高低古今铭。
颇恨辙迹多,不益云萝情。
西南有复岭,烟霞昼晦冥。
呼僧指问之,山外或小平。
茅茨构石壁,兔鹿浑微生。
沈吟幽栖地,雅兴宿志并。
何时一椽屋,散发入岩坰。
脱略五千言,坐忘六尺形。
看云会所适,以此休馀龄。
九衢尘土衮车声,一到延春世虑澄。
暖律解教寒谷变,熙台还许众人登。
兰生旧砌香连续,花入名园价益增。
莫笑冷官联骑过,长安城里有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