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正康强,凭轼归来昼锦光。
门外节旄交画戟,境中桑梓间甘棠。
两朝将相经纶业,千古弦歌礼义乡。
父老未劳思再见,圣君方眷股肱良。
功成身退正康强,凭轼归来昼锦光。
门外节旄交画戟,境中桑梓间甘棠。
两朝将相经纶业,千古弦歌礼义乡。
父老未劳思再见,圣君方眷股肱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的官员形象,展现了其归隐生活的宁静与安详。通过“功成身退”、“凭轼归来”等词句,展现了主人公在事业达到巅峰后,选择放下权力与责任,回归家庭与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昼锦光”一词,既指阳光普照,也暗喻了主人公荣耀归家的情景,体现了其身份地位的尊贵。
“门外节旄交画戟,境中桑梓间甘棠”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官邸外威严庄重的仪仗与官邸内温馨和谐的田园风光,展现了主人公从权力中心到自然生活中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带来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两朝将相经纶业,千古弦歌礼义乡”则高度赞扬了主人公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同时预示了其归隐生活将延续其对礼仪与道德的传承,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最后,“父老未劳思再见,圣君方眷股肱良”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其作为国家栋梁的地位,即便归隐,其影响力依然深远,受到上至圣君下至百姓的尊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功名与隐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道德修养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