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欲学渊明归作赋,先烦摩诘画成图。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īdōngliànggōngguīlái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jīnrénchánghènrénshǎojīnjiànzhīshuíwèi

xuéyuānmíngguīzuòxiānfánjiéhuàchéng

xiǎochízhùqiānréngzāibǎi

cháoshìshānlínyǒulèijīngluòjiāng

翻译
现代人常常遗憾古人见识少,如今能亲眼见到古人作品,怎能说没有呢。
想要学习陶渊明归隐后写文章,首先要请王维画出那样的画面。
小小的池塘已经建好,足以容纳千里的游鱼,空闲的土地上还种植了上百块芋田。
无论是都市还是山林都有束缚,若不住在京城洛阳也不入江湖之中。
注释
今人:现代人。
常:常常。
恨:遗憾。
古人:古代的人。
少:见识少。
得:能够。
见:见到。
之:指代古人作品。
谁谓:怎能说。
无:没有。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归:归隐。
作赋:写文章。
摩诘:王维(唐朝诗人,字摩诘)。
画成图:画出相应的画面。
小池:小池塘。
已:已经。
筑:建造。
鱼千里:足以容纳千里的游鱼。
隙地:空闲的土地。
栽:种植。
芋百区:上百块芋田。
朝市:都市。
山林:山野。
俱:都。
累:束缚。
不居:不住。
京洛:京城洛阳。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通过对李亮功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今人常恨古人少”揭示了现代人对古人生活简朴、超脱世俗的羡慕,接着“今得见之谁谓无”暗示眼前就有这样的人,令人感叹不已。

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出想要效仿其归隐田园的心愿,“欲学渊明归作赋”表明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而“先烦摩诘画成图”则借用了唐代画家王维(字摩诘)的画技,暗示李亮功的生活如画般美好,富有诗意。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具体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景象,池塘广阔,鱼儿游弋,土地虽小却种植着大片的芋头,显示出生活的富足与宁静。最后两句“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诗人感慨无论在尘世还是山林,都难以摆脱俗务的牵累,只有真正远离京都洛阳和江湖纷争,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赞美李亮功的归隐生活,寄寓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黄庭坚诗歌中常见的山水田园情结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题山水

谷口见桃花,飞楼隔翠霞。

仙家知不远,仿佛是金华。

(0)

昔闻诗中画,今见画中诗。

芭蕉生雪里,只有辋川知。

(0)

东园杂兴·其七

翩翩五色羽,飞上紫薇花。

此地无缯缴,时能到我家。

(0)

内史行轩

黄鸟昼阴寂,白鹅春草青。

高轩如可借,著我学黄庭。

(0)

除夕

五年为客在洪都,红烛花前酒满壶。

今日还家筋力倦,笑看儿女进屠苏。

(0)

题太乙张骞图

太乙真人坐莲叶,大宛使者泛灵槎。

偶向天河一相见,直到牵牛织女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