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者福之首,中兼典郡来。
圣知天上事,磨尽世间材。
此际灵龟往,何方化鹤回。
所亲都不恨,有识自兴哀。
寿者福之首,中兼典郡来。
圣知天上事,磨尽世间材。
此际灵龟往,何方化鹤回。
所亲都不恨,有识自兴哀。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邃哲理和超然物外的情感表达的古诗。开篇“寿者福之首,中兼典郡来”两句,通过对长寿者的祝福和对中央政权的颂扬,展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社会状态。在这里,“寿”不仅是指个人的长寿,更有可能暗喻着国泰民安的理想境界。
接着“圣知天上事,磨尽世间材”两句,则表达了对圣贤之人洞察天机、领悟宇宙真理的赞美。这里的“磨尽世间材”则似乎在说,即便是最为坚硬的物质,也终将被时间的磨损所征服,隐含着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物质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神秘和超自然的层面,“此际灵龟往,何方化鹤回”两句,通过对灵龟和白鹤这两个传说中的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逃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灵龟往往象征着长寿和智慧,而化鹤则是仙境的象征,这两者在这里被用来表达诗人对于超脱世俗束缚的渴望。
最后,“所亲都不恨,有识自兴哀”两句,通过对亲情无悔和智者自知哀伤的抒写,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这里的“有识”指的是那些有见识、有洞察力的人,他们对于世事的悲欢得失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情感的超然表达,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探索。
雪引诗情不敢慵,来登高阁犯晨钟。
山僧莫怪多时望,玉立南山万万峰。
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
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
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馀地。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
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
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