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玉泉》
《题玉泉》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灵源曾记古篇章,飞入霜筠万丈长。

六月林风吹宝瑟,九秋山翠坼银潢。

试茶石鼎云含液,酿酒兵厨菊有香。

到此欲知真玉性,不为圆折本来方。

(0)
注释
灵源:指灵感或智慧的源泉。
霜筠:形容洁白如霜的竹子。
万丈长:极言其高长。
林风:树林中的风。
宝瑟:珍贵的瑟,古代弦乐器。
银潢:比喻清澈的水或银河。
石鼎:古代煮茶的石头器具。
云含液:形容茶水如云雾般含蓄。
酿酒:制作酒的过程。
兵厨:古代厨房,也可指酿酒的地方。
菊有香:菊花的香气。
真玉性:玉石的本质特性。
圆折:指事物变得圆滑。
本来方:保持原有的方正。
翻译
灵源曾记载古老的诗篇,飞舞进入千丈长的霜竹。
夏日林间的风拂过珍贵的瑟音,秋天的山峦翠色中裂开银色的池塘。
尝试新茶时石鼎中云雾缭绕,酿酒之处兵厨里菊花飘香。
来到这里想要了解真正的玉石特性,它不因圆润而改变,保持本真的方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玉创作的《题玉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真玉之性的哲理思考。诗中灵动流畅,意境高远,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灵源曾记古篇章,飞入霜筠万丈长。" 这两句以灵山之水为背景,通过“曾记”表达对古代传说或诗文的回忆,“飞入霜筠”则描绘出泉水如同飘逸的仙气,穿越层林尽显其清澈与力量。"万丈长"形象地表现了泉水的壮观和无垠。

"六月林风吹宝瑟,九秋山翠坼银潢。" 这两句通过“六月”和“九秋”的时间背景,营造出季节变迁中自然景物的美感。“林风吹宝瑟”形象生动,传达了夏日清凉之意;而“山翠坼银潢”则以对比手法烘托出山色与溪水之间的和谐共鸣。

"试茶石鼎云含液,酿酒兵厨菊有香。" 这两句通过具体事物——品茶、酿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体验的享受和赞美。“石鼎”与“兵厨”则是古代器具的描绘,增添了一份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到此欲知真玉性,不为圆折本来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引申出对“真玉之性”的思考,“不为圆折本来方”表达了对天然本质的尊重和赞美,不随世俗的评价而改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每一句都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张果引谚

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

(0)

宋守敬引谚

双陆无休势。

(0)

课儿联·其八一九

辞汉明妃怨;沈湘屈子忠。

(0)

课儿联·其六二○

河山惊破碎;花月助凄清。

(0)

课儿联·其六一五

麻鞋行市上;皀帽老辽东。

(0)

课儿联·其五六八

春花红烛酒;秋正绿窗棋。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