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诗中画,今见画中诗。
芭蕉生雪里,只有辋川知。
昔闻诗中画,今见画中诗。
芭蕉生雪里,只有辋川知。
这首诗《画》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巧妙地将诗歌与绘画艺术结合,展现了诗画同源的美学理念。
“昔闻诗中画,今见画中诗。”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从古人的诗句中汲取灵感,将诗意融入画作之中,使得画面仿佛蕴含着言外之意,引人深思。这种将抽象的诗歌意境转化为具象的画面表达,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运用。
“芭蕉生雪里,只有辋川知。”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幅在皑皑白雪中生长的芭蕉图景。芭蕉通常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品质,而置于雪地之中,更显其独特与不凡。这里的“辋川”可能是指一处特定的风景或艺术创作的背景,暗示了这种独特的景象只有特定的地方或人能够真正理解或感受到其深意。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画面的细节,还通过“只有辋川知”的表述,赋予了画面一种神秘而深刻的内涵,激发观者对于画面背后故事和情感的想象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述,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中诗意与画面相互融合的独到见解。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与画之间微妙而丰富的联系。
春晴结客出城隅,无数僧坊论给孤。
红贴马蹄花底路,绿笼船背柳边湖。
逍遥各自从鹏鴳,断续宁须较鹤凫。
端立一丘为老计,移文何谢北山逋。
平生过眼无穷景,未省经行有此奇。
烟雨连山催去棹,不容青壁更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