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其三》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其三》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水火都消一念馀,盆池风浪足游鱼。

眼前有物皆真境,坐到心斋亦自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水火都消一念馀”,以“水”和“火”象征世间的纷扰与冲突,而“一念馀”则暗示在心灵深处,这些外在的喧嚣最终归于平静,只留下纯粹的思考与感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寓意着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让一切杂念烟消云散。

次句“盆池风浪足游鱼”,将目光转向自然,通过“盆池”这一具象化的场景,描绘了池塘中风起浪涌,但鱼儿依然自在游弋的情景。这里,“风浪”既指自然界的风浪,也暗喻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而“游鱼”则象征着生命中的自由与坚韧。整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眼前有物皆真境,坐到心斋亦自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眼前有物皆真境”意味着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真实的、美好的存在,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都值得我们去欣赏与珍惜。后一句“坐到心斋亦自如”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了内在修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反思,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内心平和与自由的态度。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俞居易阁学挽诗二首·其二

奕世论交地,红花巷陌春。

扬雄一区宅,晏子百年邻。

游倦归相踵,身闲意更亲。

那知从此别,老泪损天真。

(0)

访石林二首·其二

山泽形容忌太臞,石林风范独何如。

时时宾客倾家酿,个个郎君读父书。

(0)

风气东南异

风气东南异,阴晴早晚间。

日光时透隙,云影半遮山。

扫径残红尽,开窗绿荫还。

寄声桑苧友,幽兴合相关。

(0)

次韵吴兴纪事一首

怀绂初辞玉帝宫,白蘋洲在乱云中。

劝耕汉守宣恩诏,卖剑吴侬袭古风。

花好未应惭洛浦,酒香何羡过新丰。

他年图画宾筵胜,锦瑟傍边有病翁。

(0)

次韵郑维心见贻一首

身病何因到赤墀,眼昏不复下书帷。

杯觞有限长羞涩,故旧无多足别离。

对白抽黄馀习气,看朱成碧记当时。

江村投老俱牢落,犹喜诗情似拾遗。

(0)

竹枝辞

江上渔舟叶叶轻,峡中云雨晚凉生。

长亭宴罢客归去,桂树夕阳啼鸟声。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