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云此竹,可以医人俗。
我爱食其萌,清风时满腹。
况兹如瓠肥,何须更添肉。
便欲刻此图,收入桐君录。
东坡云此竹,可以医人俗。
我爱食其萌,清风时满腹。
况兹如瓠肥,何须更添肉。
便欲刻此图,收入桐君录。
这首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题竹》诗,以“东坡云此竹,可以医人俗”开篇,巧妙地引用了苏轼对竹子的赞誉,表达了竹子能净化人心、去除世俗之气的美好寓意。接下来,“我爱食其萌,清风时满腹”,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对竹笋的喜爱之情,通过食用竹笋,仿佛能感受到清风拂面的清爽与宁静,暗示着竹子不仅在自然中带来美感,在生活中也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况兹如瓠肥,何须更添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葫芦,强调竹子本身的丰盈与充实,不需要额外的装饰或添加,就已经足够美好。这不仅是对竹子自然形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推崇。
最后,“便欲刻此图,收入桐君录”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对竹子的热爱与感悟,通过艺术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后人也能领略到竹子的魅力,将其视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方式的向往。
吾生天地间,形役何时休?
六凿不自閒,七情举相仇。
岁星如惊飙,鬓毛忽已秋。
世路廓悠悠,渠能远行游。
谷神所依于,宛在水中洲。
羲和既弭节,望舒亦停辀。
终贞实乾德,坤灵秘奇谋。
虚白存夜气,接搆焉得留。
去来谁与期,驾言仍丹丘。
忆昔十五六,好古尊前贤。
初闻独孤桧,快睹曾争先。
苍然一株蘖旧根,皴皮错节枝叶蕃。
适逢夜雨半身湿,宜是往年甘露痕。
孔明庙前柏相似,乃在陈司徒庙之后园。
乡来陵谷忽变改,造化劫灰飞入海。
神焦鬼烂救不得,桐乡自此无光彩。
幸存一曲阑干石,题公姓字留遗迹。
石苔斓斑土花碧,相伴铜驼非荆棘。
余从海上避兵归,几度摩挲长太息。
怀哉古之人,好贤意无穷。
咏甘棠,爱召伯,赋菉竹,美武公。
宪公此树堪比隆,后人宁不仰高风。
玄都道士桃千树,一会区区岂难措。
龙钟野老及群英,亦愧因循坐迟暮。
桧乎桧乎重培植,风枝相樛霜干直。
邦人具瞻仰遗德,见树犹如见颜色,六百二十五年如一昔。
《独孤公桧诗》【元·谢应芳】忆昔十五六,好古尊前贤。初闻独孤桧,快睹曾争先。苍然一株蘖旧根,皴皮错节枝叶蕃。适逢夜雨半身湿,宜是往年甘露痕。孔明庙前柏相似,乃在陈司徒庙之后园。乡来陵谷忽变改,造化劫灰飞入海。神焦鬼烂救不得,桐乡自此无光彩。幸存一曲阑干石,题公姓字留遗迹。石苔斓斑土花碧,相伴铜驼非荆棘。余从海上避兵归,几度摩挲长太息。怀哉古之人,好贤意无穷。咏甘棠,爱召伯,赋菉竹,美武公。宪公此树堪比隆,后人宁不仰高风。玄都道士桃千树,一会区区岂难措。龙钟野老及群英,亦愧因循坐迟暮。桧乎桧乎重培植,风枝相樛霜干直。邦人具瞻仰遗德,见树犹如见颜色,六百二十五年如一昔。
https://shici.929r.com/shici/YRlIFAhL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