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水东风净物华,石鳌峰下驻仙车。
清明草检归黄阁,胜日开筵近紫霞。
万户砧声闻别馆,九天秋色落谁家?
仙郎赋罢长回首,南去还乘八月槎。
滦水东风净物华,石鳌峰下驻仙车。
清明草检归黄阁,胜日开筵近紫霞。
万户砧声闻别馆,九天秋色落谁家?
仙郎赋罢长回首,南去还乘八月槎。
这首元代诗人薛玄曦的《次韵王侍郎上都见寄》以清丽之笔描绘了上都的春景与人文情怀。首句“滦水东风净物华”以“净”字点出春风吹拂下的滦水之清澈,万物焕发生机,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接着“石鳌峰下驻仙车”一句,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仿佛仙人驾着云车在石鳌峰下停留,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清明草检归黄阁,胜日开筵近紫霞”两句,通过“清明”、“黄阁”、“胜日”、“紫霞”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宴会的奢华,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接下来“万户砧声闻别馆,九天秋色落谁家?”则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展现了上都的市井生活与自然景色,砧声悠扬,秋色飘零,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不乏自然的静谧之美。
最后,“仙郎赋罢长回首,南去还乘八月槎”以“仙郎”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回首”与“南去”的对比,既体现了对当下时光的珍惜,也暗示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
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蜀张与蜀花,乡人相解后。
人存花更腴,人去花亦瘦。
蹈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
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青士长得瘦,翠兄工买贫。
向来素爱者,已赚一诗人。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
犹言贫到骨,不悟取伤廉。
五陵槿梢花,千驷草头露。
富贵人始传,屡空今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