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
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
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
展罢归涂无限思,一尊松下重班荆。
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
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
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
展罢归涂无限思,一尊松下重班荆。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岁甲申三月陪平章喀喇公子山展墓作》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陪同喀喇公子前往山中祭扫先人的场景。首句“东风拂面又清明”点明了时令,春风和煦,清明节气,渲染了哀思的氛围。接着,“共揖西山晓出城”,清晨时分,一行人启程,向西山进发。
“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两句,通过视觉描绘,展现出沿途的景致:杨柳依依,村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杏花盛开,却夹杂着冬日残雪,形成鲜明对比,寓示着岁月流转与生死变迁。
“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两句,借典故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凤毛象征着高贵和贤良,马蹶则暗指故相的陵墓,体现了对前贤的缅怀之情。
最后,“展罢归涂无限思,一尊松下重班荆”收束全诗,祭扫完毕后,诗人满载哀思踏上归途,于松树下举杯,仿佛与友人重聚,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
鸱夷子皮善张弛,卿子冠军矫命死。
元王封儿羹颉侯,扫除之隶宜愤羞。
荣华有命不相强,杼首求官亦何仗?
屈身酒户作厮养,西宅朱儒动馋想。
貙氓冒德称驺吾,梼杌作士咎繇诛,画象颠倒成爰书。
霪雨三日草木烂,烈焱焚泽虎蛇窜,羁臣钳釱坐愁旦。
食息宇宙中,濩落将告谁?
胡我伧不才,亦于声名悲。
困心有坚埆,应事无适宜。
安得白木镵,尽斸烟荆枝。
三苏如天骝,雅步古所希。
制人不能强,愿弃寸梃持。
独立泰华高,绕足万象卑。
似有解愠风,吹动夫容衣。
河流郁深赭,到岸接沙色。
沙烟浩千里,苍黄白日匿。
朔风抢冰刀,割雨万丝截。
客子悔早行,寒噤语不得。
烂土裹石角,轮陷尽马力。
凭辕恣穷眄,耳目动怜恻。
民丁居草厂,折竹卫低壁。
累累碍道路,势与郊冢埒。
苇席悬作门,破碎洞幽黑。
妇抱湿薪叹,儿拥漏衾泣。
冷灶绝残糜,唁唁犬声逼。
塘西千版屋,连桷颇崇洁。
主人厌荒落,赁为牛马室。
昔闻暴秋涨,堤防弱难塞。
芸芸化异类,蛟鱼视同息。
北南络限界,地气此偏蚀。造化所摧?,或非官守责。
委数任迁流,民生终安极。
荒店断苦饮,长淤竞朝涉。
引领发浩叹,哀鸿满逵泽。
络绎鸡豚筵,岂徒尚豪谊?
感此亲爱心,何能遽辞醉?
玉台天杪横,菡萏照筵翠。
静气流万篁,夜灯转幽邃。
续宴宵不疲,论文晓无寐。
吾宗多凤鸾,毛羽各妍媚。
执礼环座前,敬若弟子对。
以尔珍重心,滋我谫陋愧。
相益何他辞,立身有真际。
勿坠门闾声,勉为庙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