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
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
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
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
万人俱虎心,物命谁当救。
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
彼此电露命,但当相闵宥。
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
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
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
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
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
万人俱虎心,物命谁当救。
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
彼此电露命,但当相闵宥。
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具寓意的场景,将人与兽对立又交融,反映出对生命和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首句“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形象地刻画了人与兽的区别,人有智慧,兽则力大。接下来,诗人指出顺从兽性(智撄)的人可能陷入争斗,而甘于平凡生活的人则展现出勇气。
诗中“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表达了对世间纷争和短寿的哀叹,暗示了生命的脆弱。随后,诗人通过“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的比喻,揭示出权力和恐惧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众人内心的野性。
“万人俱虎心,物命谁当救”进一步强调了人性中的恶性,质疑谁能真正拯救万物。诗人在此提出了道德反思:“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意思是不要只关注他人的不幸,忽视了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应珍视生命。
最后,“彼此电露命,但当相闵宥”倡导理解和宽恕,强调众生平等,共同遵循“三坚法”,即坚定的道德法则,使人与兽都能避免负累。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伦理的深度探讨。
公乎渡河不可航,年既老,智则童。
临流径渡何伥伥,夫岂有急须自亡。
前无掣,后无挤,且无迹捕至尔门,未至东市之诛磔死如牛羊。
河流在前白日光,谁以锦覆河流黄。
公不见河源夭矫落昆崙,悬天注地千里强。
飞奔突入中原疆,一击无有完堤防。
跳蹴后土舂穹苍,公懵视之行康庄。
掉臂而往无褰裳,不能驭风骑气奚为狂。
河之流汤汤,鲲鲸之恶未可量。
长戈为鳍锯为尾,刀崖斧窟镵牙张。
公其以身委饥肠,人生无难死足伤。
以饥寒死骨犹藏,棺椁送尔松柏冈。
何必为河之鬼冯夷乡,其下浊泥出无梁。
何不相蹙公自僵,奈何乎箜篌之音河水旁。
《公无渡河》【宋·孙嵩】公乎渡河不可航,年既老,智则童。临流径渡何伥伥,夫岂有急须自亡。前无掣,后无挤,且无迹捕至尔门,未至东市之诛磔死如牛羊。河流在前白日光,谁以锦覆河流黄。公不见河源夭矫落昆崙,悬天注地千里强。飞奔突入中原疆,一击无有完堤防。跳蹴后土舂穹苍,公懵视之行康庄。掉臂而往无褰裳,不能驭风骑气奚为狂。河之流汤汤,鲲鲸之恶未可量。长戈为鳍锯为尾,刀崖斧窟镵牙张。公其以身委饥肠,人生无难死足伤。以饥寒死骨犹藏,棺椁送尔松柏冈。何必为河之鬼冯夷乡,其下浊泥出无梁。何不相蹙公自僵,奈何乎箜篌之音河水旁。
https://shici.929r.com/shici/K65lbP.html
金舆晨动暖风微,比屋欢呼望帝晖。
天喜宴开祈福地,云深香满侍臣衣。
九韶凤舞当双阙,万烛龙趋护六飞。
为与吾民同乐事,月寒犹未下端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