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舆晨动暖风微,比屋欢呼望帝晖。
天喜宴开祈福地,云深香满侍臣衣。
九韶凤舞当双阙,万烛龙趋护六飞。
为与吾民同乐事,月寒犹未下端闱。
金舆晨动暖风微,比屋欢呼望帝晖。
天喜宴开祈福地,云深香满侍臣衣。
九韶凤舞当双阙,万烛龙趋护六飞。
为与吾民同乐事,月寒犹未下端闱。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场景,展示了古代皇帝举行重大仪式时的奢华与庄严。开篇“金舆晨动暖风微”即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又隆重的氛围,皇帝的车驾在清晨轻柔的阳光中缓缓移动,带来了一丝春意。
接着,“比屋欢呼望帝晖”表明民众对皇帝的景仰之情,如同家家户户都在欢庆与期待中仰望着皇帝的威仪。这里的“帝晖”暗示了君主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皇权的崇拜。
“天喜宴开祈福地”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天气和谐,宴会在进行中,为的是祈求天地之福。这不仅彰显了皇帝对臣民福祉的关怀,也显示出古代礼仪文化中的宗教色彩。
“云深香满侍臣衣”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场景的神圣与庄重,云雾缭绕中散发着香气,甚至沁浸到了臣子们的衣服上。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美感。
“九韶凤舞当双阙,万烛龙趋护六飞”中的“九韶”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时使用的音乐,“凤舞”则是传说中祥瑞之物的舞动,此处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而“万烛龙趋护六飞”则形容了无数的灯火与龙形装饰在空中飞翔,保护着这场庆典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为与吾民同乐事,月寒犹未下端闱”表明皇帝举行这样的仪式,是为了与百姓共享天伦之乐,即使是在严冬时节,皇帝也没有急于结束这场盛会,而是愿意与民同甘苦,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和嗅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壮观与神圣,同时也传递出皇帝与民众共享天命之福的理念。
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
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
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
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
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
吴妍与楚豔,过眼日千车。
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
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
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
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
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
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
姻党四面集,彩衣拥安舆。
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
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
自从抹陵归,郁郁不再摅。
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
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
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於。
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
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祛。
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
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
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
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宋·戴表元】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豔,过眼日千车。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姻党四面集,彩衣拥安舆。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自从抹陵归,郁郁不再摅。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於。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祛。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https://shici.929r.com/shici/FUyUHLrSpy.html
剡竹吾问君,班班为谁设。
一登君子堂,向与凡界绝。
陂龙鳞故鲜,湘娥泪犹热。
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辍。
所邻无可娱,如伴枯禅灭。
千金散红裙,一镜垂白发。
定非夏侯衣,高堂挂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