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楼台栖树杪,钟磬闹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楼台栖树杪,钟磬闹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
此诗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幽静古雅的景象,诗人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泊明志的情怀。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两句,以动态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了一片宁静的湖光山色之中。湖边的小路蜿蜒曲折,引人至幽深的林间山谷,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行走在这条小径上的心情。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这里的“地瘦”形容土地贫瘠,“马蹄涩”则说明路面不易行走;而“水清山骨寒”,则是对湖水和山峦的一种生动写照,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的清幽与严峻。
“楼台栖树杪,钟磬闹云端”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处人文景观。这里的“楼台”指的是古代的建筑物,而“栖树杪”则形容这些楼台被树木所围绕;“钟磬”是寺庙中的锣鼓,“闹云端”则是声音飘散在云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最后,“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两句,诗人自嘲于功名利禄所束缚,未能像古人那样悬挂官帽,表示辞职归隐。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苕溪春深春欲归,柳丝拂地梨花飞。
客子辞家已三月,春风初换越罗衣。
罗衣竞试春江曲,花外莺声断还续。
春心羁思两相催,愁见天涯春草绿。
春草年年伴客程,扁舟明日又孤征。
故园回首春云隔,江上春风空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