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蕙兰花,皎皎冰雪姿。
含英当空谷,正值秋风时。
秋风率以厉,百草奄披离。
子独执高节,临风飏芳菲。
采采蕙兰花,皎皎冰雪姿。
含英当空谷,正值秋风时。
秋风率以厉,百草奄披离。
子独执高节,临风飏芳菲。
这首诗《送远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蕙兰花在秋风中的坚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采采蕙兰花,皎皎冰雪姿”,开篇即以“采采”形容蕙兰花的繁盛,而“皎皎冰雪姿”则生动地描绘出其洁白如雪的花朵,赋予了兰花以冰清玉洁的气质,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接着,“含英当空谷,正值秋风时”,进一步描述了蕙兰花在空旷山谷中含苞待放的情景,正值秋风起时,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里不仅赞美了蕙兰花的自然生长状态,也暗喻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
“秋风率以厉,百草奄披离”,描绘了秋天的凛冽之风,吹散了众多草木的生机,唯独蕙兰花依然挺立,显示了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高洁品格。
最后,“子独执高节,临风飏芳菲”,将笔触转向对蕙兰花的直接赞美。蕙兰花在秋风中不仅不倒,反而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芳香,象征着诗人坚守高洁情操,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蕙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
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
我闻墨子泣练丝,为其可黄可以黑。
又闻杨朱泣歧路,为其可南可以北。
嗟哉古人真用心,此意不复传于今。
今人七情失所托,哀且未成何论乐。
穷途日暮皆倒行,更达漏尽钟鸣声。
浮云上天雨堕地,一升一沈何足计。
周环六梦罗预间,有我无非可悲事。
悲来举目皆行尸,安得古人相抱持。
天空海阔数行泪,洒向人间总不知。
江流日归海,客心常与东。
神游越枝外,目断吴云中。
激荡水石响,凄晦草木风。
渺躯乏丰羽,辗转逐惊蓬。
一别西蠡道,五过馆姓宫。
繁华不足悼,逝景何匆匆。
幸有涧栖约,还悲川岭重。
蕙荣倘不歇,迟我春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