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定王兰雪砚翁覃溪师属赋》
《周定王兰雪砚翁覃溪师属赋》全文
清 / 吴嵩梁   形式: 古风

周藩宫里端溪石,留与苏斋试烟墨。

四百年来璧水香,镌题古篆看犹识。

驺虞献后归大梁,不愿移封就洛阳。

师儒曾聘刘长史,词赋雅重东书堂。

镇平博平皆好士,南陵西亭亦相继。

本草图成为救荒,幽芳千种谁重绘。

汴河横决浪如山,迎取金容没水还。

一片仙云依旧紫,却随玉碗出人间。

元朝宫树伤心碧,乐府当初歌不得。

斜阳秋划十三陵,今日蟾蜍泪重滴。

未央残瓦永平砖,都与人家作砚田。

寻常故物知何阴,名字关心特可怜。

(0)
鉴赏

这首清代吴嵩梁的《周定王兰雪砚翁覃溪师属赋》以砚台为引,描绘了一段历史故事和砚台的传承。首句“周藩宫里端溪石”点出砚材的珍贵,来自古代周朝的宫廷,暗示其来历不凡。次句“留与苏斋试烟墨”提及苏轼,说明此砚曾被文人墨客所珍视。

诗中提到“四百年来璧水香”,强调砚台历经岁月仍保留着清香,篆刻的古篆字迹清晰可见,体现了其历史价值。“驺虞献后归大梁”暗指砚台辗转流落,最终归于梁地。“师儒曾聘刘长史”则表明砚台曾被学者看重,与文化名流有关。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砚台在各地的流传,如“镇平博平皆好士”、“南陵西亭亦相继”,并提及它在救荒中的作用。“本草图成救荒”可能是指砚台上的图案具有药用价值,而“幽芳千种谁重绘”则表达了对这些美好记忆的怀念。

“汴河横决浪如山”描绘了砚台经历的动荡,但“迎取金容没水还”又象征砚台的坚韧和重生。“一片仙云依旧紫”形容砚台色彩如云,最后“玉碗出人间”则寓意其再次被人发现和珍爱。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感慨,“元朝宫树伤心碧”暗示历史变迁,“乐府当初歌不得”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结尾“未央残瓦永平砖”以砚台与历史遗迹相联系,感叹寻常事物的沧桑。“寻常故物知何阴,名字关心特可怜”表达了诗人对砚台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其文化意义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砚台为线索,穿插历史典故,寓言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吴嵩梁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第二泉

湖边九龙蟠,灵液泻龙腹。

石罅是谁浚,一泓千载蓄。

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

春晓泛岩花,碧空云影蹙。

陆子一品题,俗人散污渎。

瓶罂终古汲,源深水常绿。

或称气若兰,惑羡滑如玉。

堪笑饷中书,绝不厌更仆。

幽人隐山中,清宵带月掬。

拾叶煮松间,一啜赤牙馥。

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

(0)

沁园春.感遇二首·其二

试问苍天,七尺之躯,何处安藏?

岂揶揄有鬼,颠颠倒倒;所如不合,踽踽凉凉。

好好佳佳,然然可可,世爱中庸不爱狂。

穷途恨,待几时散尽,泪滴寒江。夜深坐对银釭。

正密雪斜风洒碧窗。又岁行尽矣,无端扰攘;

老将至也,底事匆忙?

磨砚成洼,聚文作冢,潘鬓新来一半霜。

平生事,每从头细数,无限悲慷。

(0)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八九里松

不信云林僻,惟看虬干青。

谡涛无定响,偃盖有奇形。

如导溪头路,宁遮厓口亭。

久闻王子晋,过此斸香苓。

(0)

旅馆夜成

斜月阴阴下曲廊,燕眠蝠掠共虚堂。

床头听剑铮成响,帘底看星作有芒。

绿酒无缘消块垒,青山何处葬文章。

待和烛跋些须语,又恐添渠泪一行。

(0)

摄山怀古三首·其二徐骑省

骑省好兄弟,澄心堂上双尊宿。

朝朝下直归对床,好句更相属。

降王既踉跄,遗臣亦摧辱。

可怜亡国痛,尽在江南录。

一麾西邠去,苦寒入腹谁相禦。

衣褐亦何妨,江左华风良贵倨。

归魂返故山,夜猿哭潸潸。

吁嗟乎,十郎茶肆俱榛菅。

(0)

听雪阁千尺雪之上架白屋三间冰窗俯畅砰湱之声满耳跳激之势谋目阁素无名名之曰听雪而系以诗

雪宜落天上,云胡落涧底。

其源不可极,千尺约略耳。

三间白板阁,占尽林泉美。

珠玉碎复完,琴筑鸣无止。

涧叶冬不凋,岩葩春似喜。

入望窈且深,宜听静方始。

是合忘名言,而复不能已。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