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镐无由问故基,三章只见黍离诗。
而今多少华清石,都与行人刻艳辞。
丰镐无由问故基,三章只见黍离诗。
而今多少华清石,都与行人刻艳辞。
这首诗《过骊山》由金代诗人陈规所作,通过“丰镐无由问故基,三章只见黍离诗”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思。首句“丰镐无由问故基”,以“丰镐”代指古代的丰京和镐京,这两处是周朝早期的都城,如今已成废墟,诗人无法亲见其旧址,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次句“三章只见黍离诗”,引用了《诗经·王风·黍离》中的典故,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故国之思的情感,这里借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后两句“而今多少华清石,都与行人刻艳辞”,则将视角转向了骊山上的华清宫遗址。华清宫是唐代皇帝避暑行宫,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诗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石头,而是这些石头上可能镌刻着的历史故事和过往的繁华,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也成为了后人追忆往昔的载体。通过这些刻在石上的艳辞,诗人似乎在与过往的历史对话,感叹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楚越祅氛杂炎瘴,凭陵中州冬益壮。
天兵横厉江湖间,杀气冥冥逐飞将。
南风不竞寒律回,暮雪远从阊阖来。
云崩涛涌天地闭,埽洒万里空尘埃。
公卿入贺陛下圣,海神来朝军事定。
陜郊古云重,雄胜地所该。
群山左右顾,大河西北来。
府署凭中高,一日万景开。
是时八九月,秋色清池台。
樽酒雨馀酌,笙歌云际回。
追欢缅前会,真乐非昔陪。
宾客虽日过,礼俗多嫌猜。
于焉备厨传,安得忘形骸。
神交与心赏,怀旧何悠哉。
过事与日多,欢忧两如梦。
安知盈樽酒,此国今宵共。
寸心不如昔,感遇每易动。
孤笑破群愁,强颜不为用。
天河转屋角,缺月照梁栋。
烬落屡缤纷,良时亦倥偬。
骊驹晨在门,十里起相送。
暂醉醒不迟,旧愁来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