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苍天,七尺之躯,何处安藏?
岂揶揄有鬼,颠颠倒倒;所如不合,踽踽凉凉。
好好佳佳,然然可可,世爱中庸不爱狂。
穷途恨,待几时散尽,泪滴寒江。夜深坐对银釭。
正密雪斜风洒碧窗。又岁行尽矣,无端扰攘;
老将至也,底事匆忙?
磨砚成洼,聚文作冢,潘鬓新来一半霜。
平生事,每从头细数,无限悲慷。
试问苍天,七尺之躯,何处安藏?
岂揶揄有鬼,颠颠倒倒;所如不合,踽踽凉凉。
好好佳佳,然然可可,世爱中庸不爱狂。
穷途恨,待几时散尽,泪滴寒江。夜深坐对银釭。
正密雪斜风洒碧窗。又岁行尽矣,无端扰攘;
老将至也,底事匆忙?
磨砚成洼,聚文作冢,潘鬓新来一半霜。
平生事,每从头细数,无限悲慷。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词人以“试问苍天”开篇,直接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七尺之躯在世间何处能寻得安身之所,这种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质疑,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接下来,“岂揶揄有鬼,颠颠倒倒;所如不合,踽踽凉凉。”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鬼神的戏谑,也有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孤独。这种内心的冲突,是许多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真实写照。
“好好佳佳,然然可可,世爱中庸不爱狂。”这几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中庸之道的追求,以及对极端行为的避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追求一种平衡的生活状态,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穷途恨,待几时散尽,泪滴寒江。”这里,词人将个人的痛苦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用“泪滴寒江”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悲凉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悲观情绪。
“夜深坐对银釭。正密雪斜风洒碧窗。”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以及外界环境的恶劣,与词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情感的表达。
“又岁行尽矣,无端扰攘;老将至也,底事匆忙?”这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匆匆的无奈。岁月不居,年华易逝,词人在这两句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时间的渴望。
“磨砚成洼,聚文作冢,潘鬓新来一半霜。”这几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叹,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接受。磨砚、聚文、鬓霜,都是岁月痕迹的象征,词人借此抒发了对生命终将消逝的哀愁。
最后,“平生事,每从头细数,无限悲慷。”这句话总结了词人的思绪,回顾一生的经历,无论是喜是悲,都充满了感慨。词人通过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反思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感的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存在的追问。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词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感慨。
凌波仙子浓淡妆,六月鉴湖夜乘凉。
低头贪照广寒影,开口失喷清净香。
花县草池漪且渌,疑自鉴湖分一曲。
若为仙子不呈身,无乃主人犹负俗。
新逢好事公子来,十年水郁一旦开。
动摇倒影弄金彩,勾引回风生麝煤。
杰题所扁危亭峙,仙子涵恩勿私喜。
百里黔氓屈者伸,非徒恩汝数仙子。
长安得暇游昆明,紫橐初开有馀馨。
主人顾影头尚黑,仙子闻香眼重青。
钱唐之墟故吴地,子孙复以吴为民。
百世不有云来兴,高者道德次文艺。
万安主簿今诗雄,终未得力翻得穷。
犹馀妻子眼未白,不有江山囊几空。
归欤已动投簪兴,公自规模吾印證。
鬻馀岂不得一丘,耕罢犹堪理三径。
陶潜张翰虽风流,彼归有激公无求。
浙江兀炎古箕颍,吴公徜徉今巢由。